📊 今日投资要点总结
关键数据
- 🟢 买入信号: 5个
- 🔴 卖出信号: 4个
- ⚠️ 投资避坑: 11个
- 🎯 投资机会: 20个
市场情绪
📈 偏乐观: 买入信号多于卖出信号,市场情绪相对积极
📈 买入信号
1. 加仓绿电行业
投资标的: 绿电指数(含水电、太阳能、风能核能)
分析理由: 绿电股价处于市场底部两三年,若未来煤炭价格上涨,辅以人工智能用电量增加,对绿电是长期利好
来源: 望京博格投基 - 回血不及预期,加了点仓~2025年10月20日 市场温度
2. 加仓资源类资产
投资标的: 黄金、有色金属(铜铝)
分析理由: 大国继续印钱,黄金价格飙涨,有色金属价格未来也会大涨
来源: 望京博格投基 - 回血不及预期,加了点仓~2025年10月20日 市场温度
3. 建议配置红利风格资产,重点关注诚通央企红利指数相关产品
投资标的: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联接基金
分析理由: 红利风格在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中表现突出,央企分红政策支持,预期股息率指标优化
4. 建议关注广发稳健策略混合A基金
投资标的: 广发稳健策略混合A
分析理由: 基金经理杨冬采用红利+量化投资体系,以红利资产为基础,采用主动+量化的方式打造Smart Beta增强投资策略,净值不断创新高
5. 建议关注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A基金
投资标的: 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A
分析理由: 基金经理蓝小康坚守价值投资理念,注重企业内在价值,偏好现金流稳定、商业模式清晰的低估公司,基金净值在下跌行情中能够稳住
📉 卖出信号
1. 止盈人工智能和机床
投资标的: 人工智能、机床
分析理由: 获利了结,转向低估值行业
来源: 望京博格投基 - 回血不及预期,加了点仓~2025年10月20日 市场温度
2. 警惕高估值科技、新能源、创新药等前期热门板块回调风险
投资标的: 科技、新能源、创新药等前期涨幅较大板块
分析理由: 市场风格轮换,资金从高估值成长股转向稳健分红资产
3. Mt.Gox剩余34689枚BTC可能面临抛压,建议谨慎对待比特币
投资标的: 比特币(BTC)
分析理由: Mt.Gox受托人需在10月31日前完成偿还,剩余34689枚BTC可能进入市场,最坏情形约22253枚BTC同步入所,潜在抛压约24亿美元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AWS故障致Coinbase等全球多应用宕机;Mt.Gox偿还截止10月31日,或面临24亿美元BTC抛压
4. 建议压降科技成长类资产仓位
投资标的: 科技成长类基金
分析理由: 科技成长估值过高,需要控制风险,但要注意切换节奏,考虑惯性和趋势
⚠️ 投资避坑
1. 过度依赖AB测试忽略产品本质
经验教训: 应平衡数据与产品本质,避免过度追求短期增长
来源: 42章经 - 一个原教旨主义产品经理眼中的世界|42章经
2. 纯理性决策忽略用户情感需求
经验教训: 应结合理性分析与用户情感洞察,平衡ROI与用户体验
来源: 42章经 - 一个原教旨主义产品经理眼中的世界|42章经
3. 回血不及预期,上周五亏损18万,今天仅盈利7万
经验教训: 需调整预期,做好市场持续震荡准备
来源: 望京博格投基 - 回血不及预期,加了点仓~2025年10月20日 市场温度
4. 只看历史高股息率选股,忽略企业未来分红能力和意愿变化
经验教训: 应使用预期股息率指标,兼顾分红意愿和盈利能力
5. 股市调整时才想起红利资产,平时忽略其配置价值
经验教训: 红利资产应作为长期配置,不应只在市场调整时关注
6. 高倍杠杆做空导致部分清算,40倍BTC、25倍ETH、10倍ENA
经验教训: 避免使用过高杠杆,控制风险敞口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AWS故障致Coinbase等全球多应用宕机;Mt.Gox偿还截止10月31日,或面临24亿美元BTC抛压
7. 轻信社交媒体虚假合约地址,点击未知合约造成资产损失
经验教训: 验证官方信息,不点击未知链接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AWS故障致Coinbase等全球多应用宕机;Mt.Gox偿还截止10月31日,或面临24亿美元BTC抛压
8. 2022年年初全仓买入沪深300,最大亏损超33%,心理冲击大易底部割肉
经验教训: 应分散配置,降低单一资产风险敞口
来源: 好买研习社 - 今日话题:市场大跌时,资产配置还能保护你吗?
9. 投资者在最大回撤附近离场,错失后续反弹机会
经验教训: 坚持资产配置策略,避免情绪化交易
来源: 好买研习社 - 今日话题:市场大跌时,资产配置还能保护你吗?
10. 仓位过重或大举追买高估值风口资产
经验教训: 应控制仓位,避免过度集中高估值热门方向
11. 高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经验教训: 应客观评估风险承受能力,匹配适当投资品种
🎯 重要投资机会
1. AI驱动的个性化产品与服务
相关行业: 人工智能与个性化服务
投资周期: 5-10年
来源: 42章经 - 一个原教旨主义产品经理眼中的世界|42章经
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相关行业: 新能源汽车
投资周期: 3-5年
来源: 42章经 - 一个原教旨主义产品经理眼中的世界|42章经
3. 被低估的A股价值企业
相关行业: A股价值投资
投资周期: 中长期
来源: 42章经 - 一个原教旨主义产品经理眼中的世界|42章经
4. 绿电行业长期投资机会
相关行业: 绿电
投资周期: 长期
来源: 望京博格投基 - 回血不及预期,加了点仓~2025年10月20日 市场温度
5. 黄金和有色金属投资机会
相关行业: 资源
投资周期: 中长期
来源: 望京博格投基 - 回血不及预期,加了点仓~2025年10月20日 市场温度
6. 港股低估值板块机会
相关行业: 港股
投资周期: 中期
来源: 望京博格投基 - 回血不及预期,加了点仓~2025年10月20日 市场温度
7. 央企红利资产投资机会
相关行业: 央企红利板块
投资周期: 中长期
8. 预期股息率策略投资机会
相关行业: 红利投资策略
投资周期: 长期
9. Web3+AI赛道投资机会,开源AI提供商Inference完成118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相关行业: Web3+AI
投资周期: 中长期
来源: PANews - Web3融资周报(10.13-10.19) | 公开融资事件20起,资金总规模超7.86亿美元
10. 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机会,Tempo完成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达50亿美元
相关行业: 区块链基础设施
投资周期: 中长期
来源: PANews - Web3融资周报(10.13-10.19) | 公开融资事件20起,资金总规模超7.86亿美元
11. DePIN赛道投资机会,去中心化能源网络Daylight获7500万美元融资
相关行业: DePIN
投资周期: 中长期
来源: PANews - Web3融资周报(10.13-10.19) | 公开融资事件20起,资金总规模超7.86亿美元
12. 阿里夸克对话式AI应用布局机会
相关行业: 人工智能
投资周期: 中长期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AWS故障致Coinbase等全球多应用宕机;Mt.Gox偿还截止10月31日,或面临24亿美元BTC抛压
13. SWAP代币回购机制带来的投资机会
相关行业: 加密货币
投资周期: 中期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AWS故障致Coinbase等全球多应用宕机;Mt.Gox偿还截止10月31日,或面临24亿美元BTC抛压
14. X平台用户名交易市场稀缺账号价值机会
相关行业: 社交媒体
投资周期: 短期至中期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AWS故障致Coinbase等全球多应用宕机;Mt.Gox偿还截止10月31日,或面临24亿美元BTC抛压
15. 永久投资组合配置策略
相关行业: 多资产配置
投资周期: 长期持有
来源: 好买研习社 - 今日话题:市场大跌时,资产配置还能保护你吗?
16. 红利价值风格基金投资机会
相关行业: 红利价值投资
投资周期: 中长期
17. 公共事业尤其是电力方向投资机会
相关行业: 公共事业/电力
投资周期: 中长期
18. 医药、创新药投资机会
相关行业: 医药/创新药
投资周期: 中长期
19. 关注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相关行业: 国有资产相关领域
投资周期: 中期
来源: 闲画生财 - 四选一
20. 关注日本银行投资比特币相关业务机会
相关行业: 加密货币
投资周期: 短期至中期
来源: 闲画生财 - 四选一
📚 今日文章列表
- 一个原教旨主义产品经理眼中的世界|42章经 - 42章经 (22:06)
- 回血不及预期,加了点仓~2025年10月20日 市场温度 - 望京博格投基 (20:42)
- 股市波动,红利逆袭,配置价值显现? - 小基快跑 (19:06)
- Web3融资周报(10.13-10.19) | 公开融资事件20起,资金总规模超7.86亿美元 - PANews (18:59)
- PA日报 | AWS故障致Coinbase等全球多应用宕机;Mt.Gox偿还截止10月31日,或面临24亿美元BTC抛压 - PANews (18:59)
- 今日话题:市场大跌时,资产配置还能保护你吗? - 好买研习社 (17:46)
- 卖科技,买红利,被左右打脸? - 好买研习社 (17:46)
- 四选一 - 闲画生财 (17:27)
- 这操作,啥意思? - 知识旅行家 (14:59)
📖 文章全文
1. 一个原教旨主义产品经理眼中的世界|42章经
作者: 42章经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8_95kPUee1WGub6GRii4UA
发布时间: 2025-10-20T22:06:30
本期播客对谈原文约 30000 字,本文经过删减整理后约 10500 字。
曲凯: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范皓宇。皓宇是理想的高级副总裁,应该说是目前理想最核心决策层的几个人之一。
我们今天的目标是聊得纯粹一些,不会谈太多关于理想、关于车的具体问题,而是会聊聊产品方法论,甚至是一些成长和哲学相关的话题。
请皓宇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范皓宇: 大家好,我是皓宇,做产品和设计这个行当已经 25 年了。
从大学开始,我先后做过手机、游戏、自媒体、操作系统。后来赶上汽车的崛起,也做过一些车的项目。再往后因为想回北京,就加入了理想,负责产品和用户体验相关的工作。
曲凯: 你提到的一个点很有意思——你是因为想来北京,所以去了理想,而不是因为想去理想所以来了北京?
范皓宇: 对。当时我特别喜欢北京,因为这个地方承载着很多历史,也非常神奇、多元。
你可以在这里遇到各种有趣的人,比如乐手、文青。每个人都带着理想来到这个战场,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战斗。
曲凯: 但这几年你觉得北京有变化吗?我肉眼可见越来越多人离开北京。
范皓宇: 确实。最近几年,尤其是疫情前后,北京已经不是 2013 年左右那种充满斗志的状态了。我有很多老朋友也离开了。
一方面,现在的发展确实没以前快了。增长快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会被掩盖,而如今大家会担心看不清未来。
另一方面,当空间收窄后,很多人的安全感也大不如前。缺乏安全感时,大家一边希望用户能消费升级,大环境却在消费降级。这种矛盾,就会让人陷入焦虑。
当大家的担忧和焦虑超过某个阈值之后,就会有人选择离开这个让自己很难受的城市。
但其实,也总有人在不断涌入北京。
每年开学季,你总能在校园门口看到拎着行李箱的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地冲进这座城市,想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实现自己的理想。那股冲劲,恰如我们当年。
所以北京依然充满活力。它就像纽约,庞大、多元,总能带来新的可能性。
而且,虽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仍然站在一片沃土之上。
因为中国的供应链极其强大,且最早一批互联网人都很原教旨主义,他们优先考虑的不是变现和增长,而是怎样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简单、更轻松,怎样让这个世界更平权、更美好。
凡是经历过那波增长的人,哪怕如今已经四五十岁,骨子里依然有强烈的理想主义。他们一定会努力复现曾经的那种增长。那种精气神,是改革开放和 2000 年初那波浪潮留给我们的奇迹。
前两天我还和朋友聊天,说我其实特别想拍一部片子,去呈现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中的各种故事。
曲凯: 我以前也常想,国内其实也能拍出像《硅谷》那样的剧。
范皓宇: 是。我觉得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可以分成三层。
最底层是城市化。比如我们父母那代人,很多人从农村进入城市,成为了工人。
第二层是供应链。从台湾省、东南沿海,到日本、韩国,再到菲律宾、泰国,这一圈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强、也最不可或缺的生产制造体系和供应链平台。
第三层,就是浮在冰面上的科技与互联网。
这三层并行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流动。
你能看到,村里的同学去了沿海工厂,沿海的小企业主在国内外奔波,海外的科技人才不断回流。再加上国内大学教育的普及,一批人又迅速进入了互联网行业。
这种多向流动,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和变化。
曲凯: 对,所以在不同的大环境中,每个人做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必然性。
但我在想,你过去这些年的职业经历,其实和很多人不太一样。大多数人会沿着一条主线走下去,而你做过的工作好像有某种内在的共性,可看起来却挺杂、挺跳跃。
范皓宇: 对,杂家哈哈,因为好奇心重吧。
但就像你说的,我的工作经历本质上是同构的。
我是做设计出身的,所以我总在观察和收集信息,而不是靠逻辑推导来做事。
对我来说,这条主线一直没变:
做设计、做产品,本质就是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首先要看你掌握了多少元素。越强的人,越能观察和积累到更多的元素。
其次要看你如何组合这些元素,形成一个完整、可理解、既有用又有趣的东西。
这里可以分享一个我做过的最喜欢的设计。
我大三时,给一家军工企业的保密办公室做过一个指纹识别仪。那时候我发现他们的电脑桌非常乱,经常找不到那个设备,于是我把它做成了不倒翁的形状。如果有人翻找文件,一碰到它,它就会自己弹起来。后来老板还跟我说,他们经常拿那个东西玩,因为真的很好玩。
我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设计,是因为我先观察到了他们工作环境中的混乱和无趣,才有了后面的呈现。
我经常跟人说,其实我是个「原教旨的产品经理」。
什么叫「原教旨的产品经理」?就是会通过观察—理解—组合—压缩的方式,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优解。其中最耗时、也最关键的,就是压缩这一步。
但现在很多人一味求快,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得赶紧去 AB test、跑 PMF、做 scaling。
可我觉得,思考的过程才最值得花时间。它也是我至今仍然在工作的原因,因为那个过程太有趣了,就像破案一样。你看很多侦探片,侦探都会贴满一整块黑板的线索,在嫌犯和证据之间不停连线。
其实做产品也类似,只不过产品没有唯一解。不同的元素会在脑子里不断连接,像一个动态的模型,最终会导出非常不一样的结果。
说起来,我还蛮喜欢看《名侦探柯南》的。虽然剧情有点套路,但它总会把一些碎片整合在一起,最终还原一个令人有些意外的真相。
而那些意外,其实正是我们期待的惊喜。
我们为什么想看电影?为什么想试用新产品?为什么撕开一本书的包装时,会想先闻一下里面的味道?其实都是在寻找那一点点惊喜。
这些惊喜,是所有创造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在追求的方向。
曲凯: 那你怎么看「商业价值高的刚需」和「有趣」之间的平衡?
比如有的公司做 AB Test,就是图实用。功能测完后,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它好用,甚至可能觉得它更丑了,但数据更好,那就用它。
范皓宇: 首先要看目的。如果目标是增长,那就别谈别的。
但只看增长会带来一个问题:频率会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你迭代新版本、用户接受新版本的周期都在不断缩短。这样的高频变化,反而会带来更强的焦虑。
举个例子。我之前和一些平台的人聊天,问他们现在顶级博主的生活状态,到底是非常 chill、实现了 work-life balance,还是非常忙碌和焦虑?
得到的答案是:大多数人都在忙碌且焦虑的状态中。
因为这些博主要时刻盯着数据,想尽办法讨好用户、吸引注意力,而这些行为的节奏只会越来越快。用户在高频刺激和快速满足之下,久而久之也会麻木。麻木之后,创作者又得加大刺激、追求差异化。
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创作者很累,用户也疲惫。
如果目标不仅是增长,而是希望产品能被用户真正感受到,那就不一样了。
就像拍电影。如果只图票房,那就去拍爆款题材、请大明星。但你会发现,最近票房好的电影,往往没有很强的阵容,而是在认真讲故事。比如前阵子的《浪浪山的小妖怪》,之所以能赢得观众的投票,就是因为它能引发共鸣。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用户也分成两类,一拨人追求新鲜刺激,另一拨人则想认真地享受一个产品。
那我们做产品,必须先做到「有用」,否则就会无人问津。
但「有用」只是敲门砖。
衡量一个产品的好坏,关键要看它能否陪伴用户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长短,就取决于它的「有趣」程度。
而当一个产品陪伴用户足够久之后,就会被用户内化。这可能听起来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
去年我去英国设计博物馆,门口有个很大的装置,上面循环着三个单词:
Maker、User、Designer。
我看了很久,突然被击中了。
一百年前,这三个词其实是一个人。比如我需要一把锤子,于是我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使用。
后来因为工业化的发展,Maker 和 User 分离了,出现了福特这样的制造企业。
再到后来,设计兴起,以苹果为代表的公司又把 Designer 从 Maker 中分离出来。
于是,Maker、User、Designer 成了三个独立的主体。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其实很无助,因为 Designer 和 Maker 像神一样,他们给什么,用户就只能用什么。
但现在,User 崛起,成为了这三者中最核心的角色。只有被用户选择的东西才是好的。于是 Maker 和 Designer 走下神坛,变成了用户要啥他们弄啥。
接着又出现了新的变量:AI。
AI 可能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五十年前你要吃个包子,得查黄页、打电话、做恨不得 100 件事,最后买到的包子可能还不合口味。而现在,你只需要打开美团,几步就能吃到想要的包子。再往后发展,也许五年、十年后,你想吃包子的时候,AI 能自动理解这个场景,把你喜欢的包子送到你面前。
我认为这种改变一定会发生,也意味着未来的产品会走向个体化。
我们之所以需要设计,是因为目前无法做到点对点的服务,所以我们要找用户画像,从一群人的需求中提取最大公约数,再做成产品。
但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AI 的出现,可能就能很好地观察并理解每个用户的不同诉求,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到那时,Maker、User、Designer 之外,很可能还会出现一个类似于代理的角色。因为人与人之间难免有摩擦,而 AI 会全身心地为你服务,所以它可能成为与你连接最顺畅、你最信任的存在。
我觉得那个未来很美好,也将是之后产品设计最大的机会。
曲凯: 那你做了 20 多年的产品,观察下来,用户大概发生了哪些变化?
现在大家经常能看到非常分化的人群,也有很多两极化的讨论。那在这样的环境下,到底该怎么做好一个大众产品?
范皓宇: 用户这个词特别大,就像人民一样。中国的用户分层非常复杂。
我记得一两年前,《人民日报》做过一个几万人的调研,结果发现有 80% 的参与者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其中不乏企业高管和领导。
其实现在很多人在「有用」的层面已经被过度供给了。之所以还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弱势,是因为在「有趣」的层面,他们无比贫瘠,觉得自己没有被真正理解,也没有被关怀。
这其实是典型的一二线城市画像。
一二线城市的人,总觉得压力大、节奏快、焦虑多、没有自己的时间。他们的价值似乎只存在于完成了什么 KPI、解决了什么问题,每个人都像一块块孤立无援的电池,要不断在各自的岗位上发电。因此,他们缺乏安全感,也容易陷入虚无。
这里推荐大家去读一本书,叫《中国社会分层》。你会发现,三四线城市的人是另一种状态,他们依然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有很多连接,但与之相伴的,是上限被锁死的无力感。
再往下沉一层,还有大量生活在城乡的人群。他们可能更为绝望,因为资源供给不足。
所以今天,如果要做大众产品,就要同时考虑两件事,一是给一二线城市的人更多被看见、被认可的可能性;二是让下沉市场的人也能获得一线城市的产品与体验。
我前两天看《十三邀》,里面许倬云先生说,中国现在挺好的,因为很多人已经不再会因为饥饿而丧失尊严。大家觉得自由、公平是理所当然的。这说明人们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
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判断变得分散,因为不同人群所处的状态完全不同。
曲凯: 是。我自己也有一些感受。
一个是,当经济不太好的时候,好像大家会更关注实际使用价值。像我爸妈那一代人,可能觉得花 100 块钱买披萨,和花 2 块钱买个馒头夹肉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会把披萨拆解成面粉加肉,觉得完全不值那么多钱。
另外我在想,是不是用户需求也有周期性的浪潮?就像时尚潮流一样,每隔十几年、二十年就会出现一波复古风。
而且用户心里似乎也都有一条准绳。比如大家都知道每天刷太久短视频不好,但现在很多公司还在想尽办法让人多刷。
那会不会总有一天会到达一个临界点,大家突然醒悟,觉得这件事就是错的?然后新的浪潮出现,把我们重新拉回到一个更健康、更好的状态。
范皓宇: 我有一点不是特别认同。我们父母那一辈也有他们的情绪价值和奢侈品,只是意义感不同而已。
在匮乏的年代,有不匮乏的玩法,在过度供给的年代,也有寡淡的玩法。
曲凯: 说得好。
范皓宇: 但我又非常认同你刚才说的一句话,就是用户的需求一定是循环的,「the holy order will be back」。
我们这代人的下半身,其实非常遵循规训和秩序;但因为中国入世等大事件,上半身又是消费主义的,想通过「我消费什么」来证明「我是什么」。
下半身的秩序感根深蒂固,而上半身的消费偏好一直在酝酿和变化。
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人们对好电影的标准,和十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这意味着大众的审美和品味在提升。
不仅是电影,大家对产品的品味也在提升。
我们做出的产品越来越有质感,比如中国新能源汽车性价比高、体验好、品质强。用户也开始讨论品味这件事,我前几天路过健身房,还听到两个健身大哥在聊哪款车更有品味。
所以虽然现在很多人说经济下行,但我反而很乐观。
因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愿意为之努力的干劲,是刻在骨子里的。它不会被磨灭,反而始终散发着活力和生机。
如果你能做出一些东西,让他们觉得生活变得更美好,那机会老大了啊。
而且中国 A 股有那么多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价格却被低估,这里面存在巨大的利差机会。国人想要做点什么出来的那股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
总之,我对于中国人特别有信心。
曲凯: 对。我今天还听人讲了一个点,就是在全世界这么多国家里,几乎只有和中国等少数国家的人聊天时,你能在对方眼里看到光,看到那种努力的劲儿。
范皓宇: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我们就是要干!
有时候我去硅谷跟人聊天,很多人聊着聊着都会被我点着哈哈。
在国内,我们真的是想改天辟地。拿到新工具,也想立刻把它用起来,因为有太多值得去做的事了。
而且我真的觉得,在中国做产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你面对的是这样一群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他们努力工作,白天可能在环境不太好的办公室上班;受限于房价,晚上回到家也许条件也一般。
但如果我们能为他们创造出一些好产品,让他们获得鼓励,然后生出创造动力,那正反馈就产生了。
所以我觉得未来就是那四个字母:HOPE。
曲凯: 是。你前面有提到一个词叫品味,你怎么理解它?
范皓宇: 品味是一种区隔。
人需要区隔,就像产品需要差异化一样。
自认为没有品位的人,会把自己划分为「实用主义」。而标榜自己很有品位的人,其实就是给自己贴上了「懂生活」、「懂设计」、「懂品质」的标签。
所以品味,本质上只是自我虚实标签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在供给品味,而这些品味背后,其实是风格。那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通过内容生产。
比如小红书上有各种各样的博主,每个人都在分享各自领域的内容,从而彰显自己的品味。
而作为用户,我每消费一次某个内容,其实也是在表达一次自己的品味。
曲凯: 那当数据和你的品味不一致时,你会怎么选?
范皓宇: 相信自己的感受。
数据本质也是主观的。你用什么标准去收集、怎样去分类,都包含主观判断。
而感受,是最真实、最直接的东西。
所以数据只是个拐杖,真要走路,还是得靠你的两条腿。
举个例子。一个好厨师做饭时,如果察觉到味道不对,就会立刻调整;而一个差厨师,可能每一步都照着菜谱执行,最后还是糊了锅。
那怎么让感受更准?
就是要真正去和用户交流。
比如我微信里有很多用户,时常会聊聊天。聊着聊着,我就能察觉出某个产品可能哪里不对。那种体感非常强,因为你身在其中,而不是干盯着指标和数据。
曲凯: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的品味告诉你该往左走,而所有数据都在往右走?
范皓宇: 那我就往左走。
就像为什么今天我会和你录这期播客,是因为我在飞机上和你坐了一路,下飞机又聊了一会儿,觉得你这个人很有趣。于是我先做了一个判断:值得录。之后,我再给这个判断找理由就好了。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判断。
判断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像强化学习,每次判断之后都有反馈,你可以再根据反馈调整判断。如此循环,就会形成一个判断序列,而这个序列决定了你是谁。
数据当然会对这个序列产生影响,但只要你清楚自己最终想要什么,就会始终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感。
曲凯: 这让我想起来《老友记》里,大概有个情节是 Ross 列了一堆要选和不要选 Rachel 的理由,但最后发现,这些理由其实都没意义,因为他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范皓宇: 对。先有答案,剩下的只是证明题。
曲凯: 但这里我有个问题。因为你的品味和主观判断有可能超前于市场、短期内就是得不到数据反馈。
那如果你的产品在某个评判标准里是对的,但数据就是不达预期,该怎么办?
范皓宇: 接受这种结果。
人最怕摇摆、犹豫、踌躇。真正的强者有勇气和信仰,能在一个方向上一直坚持。
前两天有人问我:你们现在压力也挺大,外部环境也在变化,但你还在做各种新东西,到底怎么想的?
我只回答了三个字:意志力。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意志力,是因为我有自己的信仰。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Ta 的选择就会不停震荡,最终什么也沉淀不下,只是虚度时间。
而长期价值的艺术,也是信仰的艺术。
我的信仰,就是一定要去创造新的、了不起的、美好的东西,能让很多人产生共鸣,能带给很多人欢笑。
曲凯: 但我觉得这里又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你非常笃定自己做的东西就是好,就算暂时没人认可,未来也会被认可,就像很多以前的艺术家一样。
另一种是,你对好坏的判断,取决于是否能引起你刚刚说的一个词,叫共鸣,或者说是别人的反馈。
你是哪一种?
范皓宇: 都有。
在实操层面,首先你必须得是个实用主义者,否则就不配做个理想主义者。
因为现实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商业化、消费主义的世界里。如果你只是一味理想主义,就要当堂吉诃德冲向那个风车,那就是送死。
堂吉诃德固然浪漫、可歌可泣,但从实证主义角度看,我们也得讲科学、讲逻辑。
也正因为要同时兼顾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所以会有矛盾和纠结。前者代表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后者则是我们好好活下去的基础。
你得先足够「自私」,才能去帮助别人。如果你自己每天都活在苦难之中,又怎么可能去帮别人呢?
曲凯: 我同意。没有实用主义的理想主义,就像空中楼阁。
范皓宇: 对。所以我们当然会考虑产品当下的销量和用户反馈,但同时也要考虑它是否真的有意义、有没有长期价值。
就像我一开始说的,做产品是一个极其综合、复杂的过程。
你不能只满足 1、2、3 条需求,而是要把你观察到的无数个元素放在一起,经过极度压缩,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真正有意思的东西。
所以做产品就得「既要、又要、也要」。
我既要它性价比高,又要它能把当下的技术发挥到极致,同时还要易操作、能让用户觉得自己变得更优秀。
做出尽量周全的产品,才是产品设计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曲凯: 但当公司上市后,产品的短期数据会直接影响股价。这会让你的行为变形吗?
范皓宇: 今天我要来录这期播客,不管天气怎样,我都会到达。同样,只要目标是坚定的,那无论如何,我都一定会抵达那个目的地。
曲凯: 你这种精神品质,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范皓宇: 是反复磨练出来的。
我刚到北京的时候是个 nobody,唯一能靠得住的就是意志力。
有时候我面试校招生,就像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那时候我们刚毕业,就像离弦的孤箭,充满干劲,一往无前。虽然一路上会遇到阻力、压力,甚至迷茫,但越是这样,越会在风阻中更坚定目标,向前、向前、再向前。
前两天我和许知远聊了两个半小时。聊完他说,我简直是个纯正的理想主义者,太文艺了。
曲凯: 但我反而觉得不是诶。我觉得你说的很多东西都是既实干又理想。如果你只有一个目标,其实不需要意志力;反倒是在两边不断综合的时候,才最需要意志力。
范皓宇: 还真挺厉害,你说得特别对。
现实与我想创造的世界之间,存在一个 Delta。所以我需要一手搭着现实,一手搭着理想,用尽力量去拉近它们,让我想象中的美好,最终在现实中呈现出来。
曲凯: 是。你做了二十多年的产品,既做过软件,也做过硬件。我理解硬件的周期很长、改动难,那你实际做下来,觉得软硬件产品有什么区别?
范皓宇: 本质上没太大区别。
软件架构一旦确定,很多事也改不了。特别是当软件上线后,只要形成一定的用户习惯,哪怕之前设计错了,也很难再动。而硬件每迭代一版,用户反而会默认需要适应一阵。
因为软件就像家里的物件,不能轻易乱动,而硬件更像房子本身。
曲凯: 那你和用户打交道二十多年,总结下来,用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范皓宇: 谈到用户需求,首先你得对用户有个假设。
比如拍电影,你得先预设观众是想笑、想思考,还是想看《阿凡达》那样的奇观。
但你不可能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东西,所以对用户的假设,最终取决于你自己的表达。只要你有想表达的东西,就一定会有对应的用户。
怎么确定这一点呢?
就需要你带着假设去印证。你可以去问、去观察。如果用户完全不接受,那就改;如果他们接受了,就继续调优。
当你发现假设成立,再往下,就是想办法让更多人知道、产生收益,这样才能覆盖自己的生活成本,从而继续创造新的假设。
所以理解用户需求,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设、反复验证的过程。
做产品有时候还挺孤独的,每天都要做很多假设。可能你冒出了 1000 个泡泡,999 个都会破掉,只有 1 个能长成真正的产品。你每天要做的事,就是顶住泡泡不断破裂的挫败感,然后坚持冒出新的泡泡。
在这个过程中,你得不断走近用户。
我以前做游戏时,有个术语叫 Level of Detail —— 离你远的东西自然是模糊的,离你近的才清晰。
做产品也是一样。你想为远处的用户提供服务,就得一点点靠近他们。
而我们和用户之间,大致存在三种关系:
第一种,我们是「神」,创造了东西,用户只能俯首使用;
第二种,我们是「仆」,用户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论对错;
但我更喜欢第三种——「友」,也就是能平等沟通。这样用户会觉得有所收获,而不是被规训或被讨好。
曲凯: 那你有没有总结过自己的产品设计哲学?
范皓宇: 产品设计其实是一个汤汤水水的事,如果它能用结构化的公式去做,也就不太需要这个岗位了。
但就像模型一样,产品设计也有数据集、技术架构和评测集。
这里我分享下评测集吧。一个好产品,在用户那里通常会出现四个声音。
第一个声音:诶。当一个产品与众不同、让人眼前一亮时,你会忍不住走近它,说一声“诶?”。
第二个声音:嗯。比如你买到新 iPhone 的那天晚上,彻夜装应用,体验很棒,你会说,“嗯!”
第三个声音:哎呦喂。当你用了一段时间一个产品,突然发现了某个隐藏功能,很惊喜,就会觉得,“哎呦喂?!”
最后一个声音:卧槽。这个声音会出现在一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末尾。当你换上新 iPhone,连上 WiFi,过一会就感叹一句,“卧槽,全来了”。
如果能让用户发出这四个声音,那你就是神。能做到前三个,已经非常厉害;做到两个,就能大卖;做到一个,至少就能卖了。但连第一个都没做到,那可能就卖不出去。
这个评测集,其实对应着一个产品完整的生命周期。
曲凯: 明白。你前面说过,做产品要既「有用」又「有趣」。但「有用」有理性的衡量指标,而「有趣」好像很难量化。那你怎么判断一个东西到底有没有趣?「有趣」的程度能比较吗?
范皓宇: 首先,有趣不是被设计出来的,而是产品被使用之后自然产生的。这个过程不可逆,就像真空中就是会凭空生出电子一样。
有趣也不可比。比如打火机的功能就是打火,但形态千奇百怪,有能转的,有能翻的,有电子的。这没什么高下之分,因为人就是会用各种方式去把玩自己的打火机。
所以我觉得,最根本问题,是你想做一个有用的人,还是一个有趣的人?
如果你有用但无趣,那会很悲哀;如果你没用但有趣,那也许会很逍遥。
曲凯: 但是是缺乏物质基础的逍遥(笑)。
范皓宇: 嗯…对,物质这事咱回头再聊哈哈。我想说的是,当一个物体离人近了,人就会把它变得「与我更相关」。这个过程会让产品自然而然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
而靠逻辑推导出的有趣其实挺无聊的。更有意思的方式,是和用户一起磨。比如我们有理想同学,有的用户说想给它找个家,那我们就真给它做了个家。
曲凯: 我记得上次见面,你说过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的话:做产品一定不能只讲逻辑。
范皓宇: 对。逻辑是用来传递结果的,但做的过程本身要有趣。因为在那个过程中,你能不断获得正反馈,被激发着继续往前想。
这个世界其实特别匮乏想象力。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干脆放弃了想象,选择纯理性。但纯理性会让人过于在意 ROI,而忽略了那些美好、确信、对生活的观察和品味。
要做到「有趣」,还是得去体会生活。
曲凯: 我感觉在生活中,有些人好像就是更有趣、更热爱生活,更能从细节中发现美。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范皓宇: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很有趣。真的。
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是人们鲜活的一面在下面运转,只不过上面呈现出来的是 ROI、业绩、财报。所以是我们每天扮演的角色,让我们显得无趣了。
我有时喜欢坐在路边,看形形色色的路人,想象他们背后的生活和情绪。看多了想象多了,我也会被充盈到,就是感觉自己真真切切地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不是活在一堆指标和数据里。
曲凯: 但现在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当你足够成熟,或者足够认清世界之后,可能就会觉得身边的人都是 NPC,甚至连自己也是 NPC。
但我猜你完全不同意这种说法?
范皓宇: 当一个人麻木到把别人当成 NPC 的时候,其实是进入了一种低功耗的运行模式。
Ta 省下这些功耗干嘛?其实是做 Ta 认为有趣的事情去了。
我举个例子。心理学里有个实验,让一对双胞胎分别和实验员聊天。在 A 房间,不管女孩说什么,对面都热情回应;在 B 房间,对面却冷漠寡言。
二十分钟后,A 房间的女孩会开始学习、模仿实验员的语气,而 B 房间的女孩则完全不会。
所以当我们能从某件事获得正反馈时,就会更投入。
你说的那种 NPC 心态,其实是因为有些人对某些事没那么投入。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愿意投入的事情,比如和朋友聚会,或者宅家撸猫。
曲凯: 其实大家都有自己的世界。
那「有趣」和「有用」,你会怎么选?
范皓宇: 都选。
如果只能二选一,我就砍掉一些事情,只保留兼具二者的部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和用户之间形成连接与信任,才能可持续。
如果只做「有用」的东西,那你卖 5 块,有人卖 2 块,最后就免费了。要不为什么中国一直没有 To B 和 SaaS 呢(笑)。
曲凯: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这两年聊了很多做 AI 的人,大家总在问同一个问题,就是现在 AI 的壁垒到底是什么。
我现在大概有个答案。至少在中短期内,这个壁垒是「组织」。
我觉得大家低估了 AI 对组织的变革。很多大厂那套分工极细的方式,其实在 AI 里就是不适用。你怎么看?
范皓宇: 完全认同。 AI 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从需求到结果之间,没过程了。
那么 AI 时代的组织方式,必须是端到端,而不是流水线。
这也意味着个人要有更综合的能力。比如前阵子我面试一个设计师,很快就希望录用 Ta,因为 Ta 展示了一个用 AI 做的完整的切图工具,甚至连账号注册之类的细节都搞定了。Ta 一个人,就能完成以前好几个人才能做完的事。
所以未来的组织形式一定会发生巨大变革,而且大家都要自我革命。如果你不革自己的命,那就会被别人革命。
曲凯: 是。那最后希望大家看完我们这次的对话,也能发出那四个声音(笑)——
范皓宇: 诶?嗯!哎呦喂?!卧槽!!
42章经
思考事物本质
2. 回血不及预期,加了点仓~2025年10月20日 市场温度
作者: 望京博格投基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HJWX1OpzgvVdiXWYXZZEQ
发布时间: 2025-10-20T20:42:38
今天净值出来了:场内ETF账户今天盈利2.4万(资产240万);场外基金账户今天预计盈利4.6万(资产560万);两个账户合计盈利7万;考虑到上周五亏损18万,今天的回血太不及预期。有点小失望,说不定市场会持续震荡到年底。在止盈(浮盈70%+) 的人工智能与(浮盈40%+)机床之后,考虑到牛市还没有结束,博格开始转向加仓一些低估值行业。继续加仓了一点绿电:普通电力指数(含火力发电)目前市盈率为16倍;绿电指数(含水电、太阳能、风能核能)市盈率为18倍,现在绿色补贴越来越少,绿电相对传统能源没啥估值优势了。 近两年期煤炭价格偏低,导致煤电与绿电竞争比较激烈,绿电企业的盈利没有显著的增加,绿电股价处于市场底部两三年了。 若未来煤炭价格上涨,再辅以人工智能用电量增加,对于绿电是长期利好。继续加仓了一点资源:黄金价格一度逼近4400美元每盎司,主要是黄金大空头漂亮国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各种问题大国们都选择继续印钱,这样话不仅黄金价格飙涨,有色金属(尤其是铜铝)的价格未来也会大涨,在有色方面博格配置以主动基金为主。之前减仓一点资源,今天再加回去。协会在每月底披露上一个月底公募基金的数据,所以主动基金只有月度数据,相比而言,指数ETF份额数据是每日更新的。9月初以来,A股ETF净申购1300亿元,跨境ETF净申购1000亿元,说明资金在显著加速入市,但仍未大规模入市(例如:4月7日某队救市,A股ETF单月增加超2000亿元)。PS:大家可以关注博格,我们来定期更新公募基金规模的变化。A股温度65.46度,说明现在市场整体的估值已经不低了;港股温度44.36度,恒生科技、恒生消费温度低于30度,港股创新药与港股通非银温度低于40度。统计数据不易,大家点赞支持。
【成都站】汉堡团来了!联系方式如下:
+qq或者邮件都可以,可以带朋友来(看清楚发送的内容,带人也要发信息)周日见!听说周日成都有马拉松,大家合理安排出行,请务必准时~
3. 股市波动,红利逆袭,配置价值显现?
作者: 小基快跑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w5swLpLqrsLWts_T06TJsA
发布时间: 2025-10-20T19:06:07
01
10月以来,A股主要指数纷纷调整。
红利风格 成了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
数据来源:Wind
风水轮流转。
今年前三个季度,科技、新能源、创新药等轮番上涨,红利投资者难免有些无奈。
数据来源:Wind
而如果把时间拉长到近三年、近五年,各大指数的表现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017
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2020-2024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0.34%、26.12%、-9.19%、5.57%、19.49%。投资须谨慎,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收益。
投资并非短期行为。
不要总在股市调整时,才想起红利;也不要因为一时的表现落后,就忽略了“攻守兼备”的红利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
02
红利风格在近些年持续走强,有其大背景——
▶ 近年来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提升,资金追逐确定性,也就是基本面稳健、安全边际高的公司;
▶ 监管不断出台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分红、提高分红率;
▶ 在宽货币的大背景下,存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都在不断走低,而“低利率”环境是适合红利风格的沃土。
而且这可能不是短期的市场风格轮换,而是一个更为持久的趋势,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产业架构及上市公司发展阶段的自然产物。
因此,红利资产在未来或仍有足够的配置价值。
03
但是红利投资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不是找到所谓的高股息就万事大吉了,很容易就掉入了“股息陷阱”—— 历史的高股息≠未来的高股息。
再解释得具体一点——
部分企业在过去虽具有较高的分红数据,但在未来,随着实际经营状况的变化,分红意愿可能随之改变。或者,即使分红率仍未发生变化,企业盈利能力的下滑也将很难维持较高的股息率。
如何避免掉入“股息陷阱”、找到可持续性强的高股息企业?
运用 “预期股息率” 或能解决这一问题。
也就是 兼顾企业的分红意愿和盈利能力。
具体而言:
预期股息率将分析师预期净利润纳入指标计算中,尽量剔除经营盈利情况恶化、未来分红可能性降低的公司,有望较好地兼顾公司未来的分红意愿和盈利能力。
诚通央企红利指数(931132) 首次将“预期股息率”运用到A股的红利指数中(此前A股指数无此类应用)。
该指数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选取预期股息率较高的50 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预期股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04
除了采用预期股息率之外,投资央企是诚通央企红利指数(931132)的另一大特色。
“央企+红利’” 或是良好的投资组合:
从2024年年报各类企业分红情况来看,央企上市公司分红居支柱地位。
分红公司数量占比、平均股息率、连续5年分红占比均优于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31
注:上述央企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协会)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
2024 年12 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指出引导控股上市公司牢固树立投资者回报意识,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现金分红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例。
在政策层面的背书下,央企分红的 持续性和潜力或更有保证。
从指数表现看,诚通央企红利指数近三年、近五年的表现明显优于中证红利和红利指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017
热 门 产 品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联接基金的风险等级均为R3中风险(管理人评级),适合风险承受能力C3及以上的投资者。请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投资。
谨慎投资。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文章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章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五、材料中所列示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由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rtfund.com】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滑动滚动条,查阅更多风险提示
点击了解热门基金
4. Web3融资周报(10.13-10.19) | 公开融资事件20起,资金总规模超7.86亿美元
作者: PANews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z1Nk1V371Ms0M7LVDHbg
发布时间: 2025-10-20T18:59:46
本期看点
据 PANews 不完全统计,上周(10.13-10.19)全球区块链有20起投融资事件,资金总规模超7.86亿美元;此外,上市公司加密资产储备融资总额超2.58亿美元,概览如下概览如下:
- DeFi 方面公布了 3 起投融资事件,其中Ferra完成 200 万美元 Pre-seed 轮融资,Comma3 Ventures领投;
- Web3+AI 赛道公布了 3 起投融资事件,其中开源AI提供商Inference完成118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Multicoin Capital和a16z CSX领投;
- 基础设施 &工具领域公布了 6 起投融资事件,其中Tempo在 A 轮融资中筹集了 5 亿美元,估值达50亿美元;
- 中心化金融 领域公布了 2 起投融资事件,其中自托管数字银行Tria完成1200万美元Pre-seed轮及战略轮融资;
- 其它Web3 应用方面公布了 5 起投融资事件,其中专注于 AI 的 Web3 娱乐和基础设施公司 Astra Nova 已完成4830 万美元融资;
- 此外,有 4 家上市公司完成融资以建立加密财库,其中Zeta Network Group获2.308亿美元SolvBTC/BTC私募融资;
- DePIN 赛道公布了 1 起投融资事件,去中心化能源网络Daylight获7500万美元融资
01
DeFi
Ferra宣布完成200万美元Pre-Seed融资并上线Sui主网DLMM DEX
Ferra完成 200 万美元 Pre-seed 轮融资,领投方为 Comma3 Ventures,参投方包括 Sui、Arche Fund、Antora Technology,及多位 Sui 生态创始人天使。Ferra推出了 Sui 上首个 DLMM DEX,并整合 CLMM、DAMM,现已公开主网上线。
去中心化交易所ANT.FUN宣布完成数百万美元B1轮融资
去中心化交易所ANT.FUN宣布完成由mimStream Investment领投的B1轮融资,金额为数百万美元。据介绍,mimStream Investment是专注于人工智能(AI)和Web3主题的美元VC,其投资组合包括喜马拉雅、帆书传媒(原樊登读书)、直播电商李佳琦与美one等。投资完成之后,mimStream Investment将会帮助 ANT 获得更广泛的社交媒体流量,并且建立有效的从投流到转化的体系。而 ANT的短视频和直播功能也将在近期上线。B1轮还吸引了多家国内头部券商基金、国际一流投行高管的个人海外投资平台入股。
YZi Labs宣布投资Temple Digital Group
YZi Labs宣布投资Temple Digital Group,后者在Canton Network推出首个原生交易平台。Temple定位为隐私与合规统一的交易技术栈,整合代币化资产、流动性与合规,并提供中央限价订单簿、自动化路由、非托管结算。据悉,Temple Digital Group完成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该轮由Paper Ventures领投,参与方包括YZi、CMT Digital、Sfermion、Halo Capital、Protagonist、5N Canton、Eterna Capital、AMA、GSR、Selini、Presto、G20。
02
AI
开源AI提供商Inference完成118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Multicoin Capital和a16z CSX领投
开源AI提供商Inference完成118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Multicoin Capital和a16z CSX领投,Topology Ventures、Founders,Inc.和天使投资人参投。该笔资金将用于扩展模型与基础设施性能研发,并提升其为企业提供定制AI模型训练与部署服务的能力。Inference.net目前已为多家AI原生公司提供定制语言模型训练与部署支持。
去中心化AI市场4AI完成600万美元战略融资,0xLabs领投
去中心化AI市场4AI宣布,其在由0xLabs领投的战略融资中筹得600万美元。据介绍,4AI是一个基于BSC的去中心化AI市场,旨在将用户、开发者和AI代理连接在一个共享的生态系统中。它允许用户通过智能合约请求、部署和变现AI服务,从而为AI创新营造一个开放、无需许可的环境。
Voyage获300万美元Pre-Seed融资, 打造首个“GEOFi”网络回馈AI知识贡献者
AI基础设施项目Voyage宣布完成300万美元Pre-See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a16z Speedrun、Alliance DAO、Solana Ventures、LECCA Ventures、IOSG VC、Big Brain VC、MH Ventures、GAM3GIRL VC、Y2Z Ventures,以及Faracaster联合创始人Varun Srin和前Uniswap高管Kuan Huang等。
Voyage旨在构建首个“GEOFi(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Finance)”网络,为AI生成内容的引用体系建立公平分配层,奖励真实知识贡献者。项目通过AI引导的对话将人类知识结构化并可被AI引用,形成“更多引用—更多贡献—更多信任”的循环。Voyage称,其目标是成为“AI可引用的人类知识平台”,让创造者获得应有价值回报。
03
基础设施&工具
Stripe支持的区块链项目Tempo完成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50亿美元
由金融科技巨头Stripe和区块链风险投资公司 Paradigm 开发的专注于支付的区块链项目 Tempo,已在由风险投资巨头 Greenoaks 和 Joshua Kushner 的 Thrive Capital 领投的 A 轮融资中筹集了 5 亿美元。此轮融资对 Tempo 的估值为 50 亿美元,是过去几年估值最高的区块链风险投资轮次之一。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红杉资本、Ribbit Capital 和 Ron Conway 的 SV Angel 也参与了此轮融资。Paradigm 和 Stripe 并未参与此轮融资。
YZi Labs宣布领投稳定币项目Better Payment Network 5000万美元融资
YZi Labs宣布领投Better Payment Network(BPN)5000万美元融资,以加速多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的开发——推进其支持连接传统金融与链上系统的可扩展、现实世界区块链应用的理念。新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为稳定币- 稳定币通道建立初始链上流动性池,并开发早期做市生态系统。
据介绍,BPN通过在BNB链上为铸造、兑换和结算法币背书的稳定币提供统一层,打通CeFi与DeFi的桥梁,助力全球市场实现更快、成本更低且符合监管要求的跨境支付。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公司Telcoin完成250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公司Telcoin宣布完成2500万美元的Pre- A轮融资,用于为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开业的Telcoin数字资产银行注资。这笔资金使Telcoin能够满足其已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有条件批准的数字资产存管机构牌照的资本要求,助力该公司将区块链经济与传统银行业务相衔接。此次融资也为助力Telcoin创建首个由银行发行的稳定币eUSD。
据介绍,Telcoin是一家服务于171个国家的跨国金融科技公司,正通过融合区块链技术、电信和银行业务。Telcoin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安全、自主托管的区块链支付和银行服务,并由其自有的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提供支持。
韩国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商DSRV完成总额约2112万美元B轮融资
韩国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商DSRV完成总额达300亿韩元(约2112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B轮融资分两期进行:首期由Intervest、SK Securities及Nice Investment Partners参与;二期则吸引了NXVP、Han River Partners、IBK Capital及S2L Partners等新投资者加入。
据介绍,DSRV为全球70多个区块链网络提供基础设施,管理着超过4万亿韩元的数字资产。去年DSRV年销售额约达107亿韩元。依托本轮融资,DSRV计划加速布局全球市场,具体举措包括:招揽核心人才;研发先进稳定币与支付基础设施技术;拓展质押业务;进军美国、日本及非洲市场。
Orochi Network再获800万美元融资,以太坊基金会参投
据Orochi Network官方博客,项目已额外融资800万美元,使总融资额达2000万美元。本轮由MEXC Ventures、Plutus VC、Bolts Capital、Ant Labs等机构参投,并获以太坊基金会资助。资金将用于构建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可验证数据基础设施,以满足欧盟《数字运营韧性法案》(DORA)等监管要求。
同时,Orochi正式上线zkDatabase主网,已处理超7亿次零知识证明请求,并与Plume、Lumia、Nexus等120多家企业和项目形成zkDatabase联盟。该基础设施为机构提供审计级数据验证能力,助力RWA、AI与Web3融合。创始人Chiro Hiro表示,Orochi正成为东南亚合规可验证数据体系的核心支柱。
加密钱包Ryder获3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推出TapSafe以替代助记词
硬件加密钱包公司Ryder宣布完成320万美元(约合315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领投为Tim Draper的Draper Associates,参投包括Borderless、Semantic、Smape、VeryEarly,以及Solana联合创始人Anatoly Yakovenko、Asymmetric创始人Joe McCann。资金将用于提升Ryder One硬件钱包产能、扩充市场与工程团队,并推进“TapSafe”恢复方案:通过手机与NFC恢复标签分布式备份,需线下实体合并方可找回,替代单点失败的助记词。Ryder称钱包创建与备份可在60秒内完成。
04
其它
Web3娱乐公司Astra Nova融资4830万美元,以扩展代币化内容工具和创作者平台
专注于 AI 的 Web3 娱乐和基础设施公司 Astra Nova 已融资 4830 万美元,用于扩展其代币化内容工具和创作者平台套件。这笔资金包括最近一轮战略融资中的 4160 万美元,并基于 Outlier Ventures 以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巴林的家族办公室和机构投资者领投的早期投资。
该公司开发的工具使创作者无需任何技术技能即可推出基于区块链的娱乐体验。其旗舰产品 TokenPlay AI 可作为小程序的无代码启动平台。该公司表示,该产品由阿里云提供支持,使基于代币的社区能够在几分钟内启动交互式实用程序。其他上线产品包括 NovaToon(一个允许粉丝使用 NFT 共同创作故事的 Web3 网络漫画平台)以及 Deviants: Fight Club(一款基于 Telegram 的 PvP 游戏,集成了 Astra Nova 的 RVV 代币以获得游戏内奖励)。
去中心化人才网络TradeTalent完成800万美元融资
基于 AI 验证的去中心化人才网络 TradeTalent 完成 800 万美元融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Allied Gaming & Entertainment 和科技工程公司 Hicop Engineering Pte. Ltd.领投,资金将用于强化 AI 技能验证能力,拓展全球企业与人才网络,并进一步整合优化平台的无信任基础设施。
Dare Market完成200万美元融资,Karatage和Paper Ventures领投
Web3流量变现平台Dare Market完成200万美元融资,Karatage、Paper Ventures领投,AXIA8 Ventures、GSR Markets LTD参投。
加密交易公司 legend.trade 完成 150 万美元 Pre-Seed 轮融资
由去中心化交易所 GTE 孵化的加密交易公司 legend.trade 宣布完成 150 万美元 Pre-Seed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Big Brain Holdings、Bodhi Ventures、Figment Capital、GTE、Kosmos Ventures、MitonC 等机构以及多位天使投资人。
链游公司Mythical Gaming获得美股上市公司Eightco Holdings的战略投资
链游公司Mythical Gaming宣布,其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了BitMine、World Foundation、Kraken等机构支持美股上市公司Eightco Holdings的战略投资。此次合作将加速其打造世界级娱乐生态系统的进程,并在后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为游戏领域引入经核实的真人身份验证体系。
05
DAT
(此类交易不计入本期融资周报统计)
Zeta Network Group获2.308亿美元SolvBTC/BTC私募融资
Zeta Network Group(纳斯达克:ZNB)签署私募证券购买协议,合计融资230,837,060.2美元,发行Class A普通股及对应认股权证(行权价2.55美元,组合发行价1.7美元/股+权证)。对价以BTC或SolvBTC支付,SolvBTC为Solv Protocol发行、受监管托管并链上储备验证的1:1比特币资产。交易预计10月16日完成。
数字资产财务公司Propanc Biopharma获得最高1亿美元战略融资协议
数字资产财务公司Propanc Biopharma宣布与家族办公室Hexstone Capital达成最高 1 亿美元的战略融资协议。此次融资将加速该生物制药公司临床管线开发,并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将数字资产库价值增长至1亿美元或以上。Hexstone Capital此前已投资多家拥有数字资产库的公司,涉及BTC、ETH、SOL、DOGE等多种数字资产。
英国上市公司Hamak Strategy获得3500万英镑融资,将支持其投资黄金和比特币
Hamak Strategy(伦敦证券交易所代码:HAMA)周三宣布,已获得一项融资方案,包括与YA II PN, Ltd签订的500万英镑可转换贷款票据,以及与其企业经纪商阿AlbR Capital拟定的3000万英镑ATM融资安排。这两项融资安排均取决于将于2025年11月3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股东的批准,届时将提出一项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决议。Hamak Strategy业务涵盖非洲黄金勘探和数字资产资金管理,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OTCQB市场交易。该公司表示,这笔融资将支持其“通过黄金/比特币战略提升股东价值”。
美股上市TAO财库公司通过私募获得1100万美元融资
TAO财库公司TAO Synergies Inc. (Nasdaq: TAOX) 宣布已与现有投资者James Altucher及新投资者DCG签署证券认购协议,获得1100万美元融资。此次融资通过私募方式完成,定价高于五日移动平均价格,涉及出售11,000股公司新发行的E系列可转换优先股,每股面值1000美元,可转换为公司普通股,并附带五年期普通股认购权证。E系列优先股的转换价格为每股8.00美元,权证的行权价格为每股普通股8.00美元。该交易预计于2025年10月15日左右完成,具体以惯例成交条件满足为准。
06
中心化金融
自托管数字银行Tria完成1200万美元Pre-seed轮及战略轮融资
自托管数字银行Tria完成1200万美元Pre-seed轮及战略轮融资,本轮融资吸引了P2 Ventures、Aptos、Tria自身社区以及来自Polygon、以太坊基金会、Wintermute、Sentient、0G、Concrete、Eigen等机构的高管参与。Polychain和Polygon担任种子前轮融资顾问。
据介绍,Tria是一家自主托管的新型银行,它整合多个区块链上的支出、交易和收益,无需桥接、Gas或托管人。Tria为人类和人工智能打造,使货币可编程,使交易者或AI代理都能在链上进行原生交易。在其互操作层BestPath AVS的支持下,Tria简化加密货币的复杂性从而提供即时、全球化和自主的金融。
稳定币金融科技公司Crown完成81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Framework Ventures领投
巴西稳定币金融科技公司Crown宣布完成81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Framework Ventures领投,Valor Capital Group、Coinbase Ventures、Norte Ventures、Paxos、以及Nubank联合创始人Ed Wible等参投,新资金将用于支持该公司推出稳定币BRLV,该稳定币与巴西雷亚尔 (BRL) 挂钩并由巴西政府债券全额支持,据悉BRLV与USDC等美元计价的稳定币不同,它会向机构合作伙伴提供原生收益分成并将持有的政府债券收益的一部分分配给机构。
07
DePIN
去中心化能源网络Daylight获7500万美元融资
Daylight Energy宣布完成7500万美元融资,其中1500万美元股权Framework Ventures领投,a16z crypto、Lerer Hippeau、M13等参与,另获由Turtle Hill Capital牵头的6000万美元项目融资。Daylight通过加密网络激励家庭安装分布式太阳能与储能,收入来源包括用户订阅与峰期向电网回输电力的市场补偿。公司推出DayFi收益协议,将电力收入上链为资产;当前在伊利诺伊与马萨诸塞开展订阅,计划于Q4扩展至DeFi融资。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
5. PA日报 | AWS故障致Coinbase等全球多应用宕机;Mt.Gox偿还截止10月31日,或面临24亿美元BTC抛压
作者: PANews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6ZNvLOTWury3eZdhRic4gQ
发布时间: 2025-10-20T18:59:46
今日要闻提示:
AWS故障影响缓解,Coinbase服务部分恢复
阿里夸克秘密开展“C计划”:涉对话式AI应用,或对标字节豆包
AWS故障致全球包括Coinbase、PlayStation等在内的多款热门应用和网站宕机
Mt. Gox偿还截止至10月31日,剩余34689枚BTC或分路入市
30个新钱包自10月11日以来从币安提取超625万枚LINK,价值约1.167亿美元
Hex创始人Richard Heart过去5小时转移8.1万枚ETH
宏观
AWS故障影响缓解,Coinbase服务部分恢复
据Coinbase Support最新更新,目前部分用户已能够访问并使用Coinbase服务,平台正在显示初步恢复迹象。官方表示,团队仍将此问题列为最高优先级处理,并会持续提供最新进展。 此前消息,AWS故障致全球包括Coinbase、PlayStation等在内的多款热门应用和网站宕机。
阿里夸克秘密开展“C计划”:涉对话式AI应用,或对标字节豆包
据新浪科技独家报道,阿里夸克内部正推进一项代号为“C计划”的AI业务,该计划由夸克核心团队主导,通义实验室也有多位高级别成员参与。多位消息人士透露,该计划与对话式AI应用布局相关,且近日将有首个新成果落地。据消息人士透露,“C计划”已在夸克内部秘密推进了很长一段时间,即将浮出水面的只是阶段性成果。“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且依赖模型技术突破的产品。”关于“C计划”代号由来,目前有几种猜测。一种说法认为,“C”代表“Chat”,即夸克可能会推出全新的对话形态。另一个更具火药味的内部猜测是,代号“C”取自经典游戏“吃豆人(Pac- Man)”,寓意不言自明,“其目标直指豆包”。截至目前,夸克方面未就上述消息作出相关回应。
AWS故障致全球包括Coinbase、PlayStation等在内的多款热门应用和网站宕机
据Down Detector监测,Snapchat、Roblox、Fortnite、Duolingo、Canva等多款热门应用和网站于北京时间10月20日16:00左右开始出现问题。故障原因与Amazon Web Services(AWS)相关,该公司在北弗吉尼亚的设施出现问题,导致多项服务如Amazon DynamoDB和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发生“错误率增加”和延迟。此次故障影响范围广泛,包括Coinbase、Prime Video、PlayStation等多个平台。 AWS是全球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之一,去年营收达1080亿美元,占亚马逊利润的主要部分。
Mt. Gox偿还截止至10月31日,剩余34689枚BTC或分路入市
据CryptoSlate报道,Mt. Gox受托人须在10月31日前完成比特币债权人基础偿还、提前一次性偿还及中期偿还三阶段流程,目前约34,689枚BTC仍存于关联钱包,比特币与Bitcoin Cash通过Bitstamp、Kraken或现金发放,部分通过BitGo托管。历史数据显示约64.1%款项曾入交易所;若套用至剩余余额,最坏情形约22253枚BTC同步入所,潜在抛压约24亿美元。Kraken与Bitstamp处理窗口分别最长90天与60天,实际到帐将分批错峰,亦可能通过托管或OTC路径避开订单簿。
X推“闲置用户名”交易市场,稀缺账号最高或逾百万美元
据The Verge报道,马斯克的X平台将面向Premium Plus与Premium Business用户推出“X Handle Marketplace”,可浏览并申请闲置用户名。用户名分为两类:Priority(免费,含人名、短语或字母数字组合)与Rare(付费,价格约在2500美元至七位数以上,视需求与唯一性)。成功更换后,旧用户名将冻结;若降级订阅,账号将自动恢复原用户名。官方称未来或提供付费重定向功能。
观点
何一:币安乌克兰账号未被盗,发布MEME币内容的是一个高仿账号
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发文澄清,币安乌克兰账号并未被盗,发布MEME币内容的是一个高仿账号。 一些KOL试图复刻此前的被盗叙事,不经验证便围攻币安客服通道,制造话题冲突。 何一指出,近期多个“维权”案件已被验证为虚假内容或因正常交易亏损索赔,提醒用户注意防范,不要轻信谣言,上当受骗。
赵长鹏:“币安人生”已成为Base App上首个中文Ticker
币安CEO赵长鹏(CZ)评论Base App支持BNB Chain网络代币兑换,并表示“币安人生”已成为Base App上首个中文Ticker,来自BNB Chain生态。
CZ:警示黑客利用社媒发布假合约地址,官方不背书任何meme
币安创始人 CZ(赵长鹏) 发文提醒称,随着 Meme币热度上升,黑客开始针对安全防护较弱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动攻击,利用被盗账号发布虚假的合约地址(CA)以实施诈骗。CZ 强调,任何官方账户都不会推荐或背书特定的 Meme 项目,呼吁用户提高警惕,避免因点击或交互未知合约而造成资产损失。
项目动态
BSC Meme「4」更换Logo为卡通图案
据ai_9684xtpa用户观察,BSC Meme「4」已将其Logo从原先CZ手势图片更换为卡通图案“4”。
币安Alpha将于10月21日和10月22日上线BLUAI和TURTLE空投活动
币安官方宣布,币安 Alpha 将成为首个上线Bluwhale (BLUAI)和Turtle (TURTLE)空投的平台。符合条件的用户可分别于10月21日和10月22日,在Alpha交易开放后,通过Alpha活动页面使用币安 Alpha 积分领取空投奖励。
币安合约上线“币安人生”USDT永续合约
币安合约平台宣布将于2025年10月20日19:00(北京时间)上线“币安人生”USDT永续合约,支持最高50倍杠杆。
Upbit将上线Bio Protocol(BIO)的韩元、BTC和USDT交易对
韩国加密货币交易所Upbit宣布将上线Bio Protocol(BIO)的韩元、BTC和USDT交易对。
SWAP今日创世启动:HyperSwap公布代币分配与75%收入回购机制
HyperSwap宣布SWAP代币于10月20日在HyperEVM与HyperCore进行Genesis,最大供应1亿枚。代币分配为:社区25%、投资者25%、流动性挖矿25%、核心贡献者8%、交易活动空投10%、顾问3%、LP2.5%、HIP-2 1.5%。项目将把75%产品收入用于SWAP回购,过去六个月交易量测算买盘超500万美元。Genesis社区与早期投资者各分配2500万枚,均可立即解锁;挖矿部分线性释放12–36个月;xSWAP最长6个月赎回,提前退出未归属部分50%销毁。
Vitalik发布GKR教程文章:支撑超快ZK证明的“批×层”协议
Vitalik Buterin最新撰文,详解GKR(Goldreich–Kahan–Rothblum)协议被用于加速ZK证明,适配“批量×多层”计算结构,显著减少中间层承诺,仅对输入与输出做承诺。文章以Poseidon2哈希为例,详解以sumcheck为核心的递归证明流程,并给出优化(Gruen’s trick、线性批处理、部分轮仅立方首元素),在多项式承诺场景下可结合BaseFold或FRI。作者称实际开销低于传统STARK约100倍理论值,单数字级开销可期,并提醒Fiat–Shamir挑战需防电路内可预测性风险。
重要数据
Andrew Kang澄清传言被部分清算的钱包非其所有
据Onchain Lens消息,传闻与Andrew Kang(@Rewkang)相关的钱包因高倍杠杆做空$BTC(40倍)、$ETH(25倍)及$ENA(10倍)而被部分清算。 然而,Onchain Lens与Andrew Kang私下沟通后获悉,Andrew本人澄清这些钱包均与其无关。
30个新钱包自10月11日以来从币安提取超625万枚LINK,价值约1.167亿美元
据Lookonchain监测,自10月11日市场崩盘以来,30个新创建的钱包已从币安提取了6,256,893枚LINK(约合1.167亿美元)。
数据:近5亿USDT从币安转移至未知钱包
据Whale Alert监测,496,559,650枚USDT(约合4.97亿美元)从币安转移至未知钱包。
或受CZ推文影响“币安人生”暴涨50%,多地址浮亏缩窄或浮盈
据ai_9684xtpa链上数据显示,受币安CEO CZ推文影响,币安人生在短时间内上涨近50%。此前“高点重仓中文Meme的老哥”持有的1270万枚币安人生浮亏已从102万美元缩窄至成本价0.33783美元。另有新地址0xca8...52448投入22.3万美元追涨,成本价0.23234美元,目前已浮盈1.9万美元。 此前消息,赵长鹏:“币安人生”已成为Base App上首个中文Ticker。
以太坊现货ETF上周净流出3.12亿美元,贝莱德ETHA流出居首
据 SoSoValue 数据显示,10 月 13 日至 10 月 17 日期间,以太坊现货 ETF 出现明显资金外流,单周净流出 3.12 亿美元。其中,贝莱德(BlackRock)ETF ETHA 净流出 2.45 亿美元,为本周流出最多,目前其历史累计净流入达 142.4 亿美元;灰度(Grayscale)ETF ETHE 净流出 1.01 亿美元,历史累计净流出扩大至 46.8 亿美元。相对而言,富达(Fidelity)ETF FETH 实现周度净流入 9429 万美元,继续稳居主流增持方,历史净流入累计 27.9 亿美元。 截至发稿,以太坊现货 ETF 总资产净值约 259.8 亿美元,占以太坊总市值的 5.58%,历史累计净流入达 146 亿美元。
比特币现货ETF上周净流出12.3亿美元,创历史第二高
据 SoSoValue 数据,10 月 13 日至 10 月 17 日期间,比特币现货 ETF 出现大规模资金外流,单周净流出达 12.3 亿美元,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且 12 支 ETF 全部录得净流出。其中,灰度(Grayscale)GBTC 净流出 2.98 亿美元,历史累计净流出已达 245 亿美元;Ark Invest 与 21Shares 联合推出的 ARKB 净流出 2.90 亿美元,但仍维持 20.6 亿美元历史净流入。 截至目前,比特币现货 ETF 总资产净值约 1439.3 亿美元,占比特币总市值的 6.75%,历史累计净流入为 615.4 亿美元。
数据:近7日Hyperliquid净流出15亿美元,其中超14亿美元流入Arbitrum
据Artemis数据显示,近7日内,Hyperliquid成为净流出资金最多的链,净流出额高达15亿美元。 数据显示,在Hyperliquid流出的资金中,有高达14.6亿美元流向了Arbitrum网络。同期,Arbitrum录得18亿美元的总净流入,位居各链之首,其中大部分资金来源于Hyperliquid。这表明近期Hyperliquid上可能有大量资金正通过Arbitrum跨链桥流出。
Hex创始人Richard Heart过去5小时转移8.1万枚ETH
据余烬称,疑似 Hex、PulseChain、PulseX 等项目创始人 Richard Heart(理查德·哈特)关联地址在过去5小时内转移 8.1万枚 ETH(约3.23亿美元)。该组地址曾于2023年3月用 4.99 亿 DAI 在链上购入 13.2 万枚 ETH,均价约 3,770 美元;除过去6个月经 Tornado Cash 转走的 9,500 枚外,其余持有至今。
机构持仓
M2 Capital向纳斯达克上市AVAX One投资2100万美元
据Crowdfund Insider报道,总部位于阿联酋的 M2 Capital 宣布向纳斯达克上市的数字资产金库 AVAX One 投资 2100万美元。AVAX One 由 AgriFORCE 更名,战略为集中持有 Avalanche 原生代币 AVAX,并参与潜在的质押、流动性提供等链上活动。
PANews成立于2018年4月,是区块链和Web3.0领域领先的智库型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国际视野的前沿资讯与研报。
社区:
> 官网: PANewsLab.com > > X:@PANewsLab、@PANewsCN > > Weixin:PApanda007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
6. 今日话题:市场大跌时,资产配置还能保护你吗?
作者: 好买研习社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KMASbByiq_i6GxK6GeqncQ
发布时间: 2025-10-20T17:46:29
2025年10.20--10.24是“世界投资者周”,本次活动聚焦“科技与数字金融”“人工智能(简称AI)”“防范欺诈”三大主题。
这是很多投资者在经历市场调整后都会产生的疑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用一个经典的配置策略来检验。
以借助哈利布朗提出的"永久投资组合"作为模板。这个组合按照25%现金+25%股票+25%债券+25%黄金的方式构建,是资产配置领域的经典案例。
一、资产配置的整体表现
根据Wind的数据回撤,在过去十年间,永久投资组合创下了年化6.88%的好成绩。
数据来源:Wind,截取至2015/10/13-2025/10/13
从净值曲线看,沪深300剧烈波动,大起大落。而永久组合的曲线明显平滑得多,下跌幅度始终更小。
具体来看,从2015年至今,沪深300指数仅上涨51%,而永久投资组合上涨接近100%,收益翻倍。
更重要的是风险控制:组合的最大回撤仅是沪深300的1/5,过去十年间沪深300最大回撤达到42%,而永久投资组合的最大回撤仅为8.6%。
二、面对下跌的资产配置
市场大跌时,资产配置还能保护你吗?
资产配置的魅力不在于能够赚多么高的收益,而是在于能够帮助普通投资者做到穿越牛熊。
在牛市中自不必多说,几乎每个人都能赚到钱,但是一旦市场发生牛转熊,那么投资者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是做好了资产配置的投资者却可以稳坐钓鱼台。
就拿2022年至今举例(2022年、2023年都是熊市,直到2024年9月行情启动),永久投资组合总回报高达44.5%,而沪深300却仅为6%。
数据来源:Wind,截取至2022/1/1-2025/10/13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另一个数据可能更加直观。假如你在22年年初买入100万元沪深300,那么你最多的时候亏损超过33万,并且拿到现在仅盈利6万余元。
而假设在同样的时间买入100万元永久投资组合的话,则最大亏损为5万余元,盈利却是44万余元。同样的本金,同样的时间,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要知道,亏损33%和5%,心理冲击天差地别。前者每天看账户都是煎熬,容易在底部割肉。
后者虽然市场不好,但账户整体盈利,心理有支撑。大量投资者都在最大回撤附近离场,而配置组合能避免这种困境。
三、为什么配置能让曲线更平滑
资产配置之所以能让净值曲线更平滑,核心在于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较低,甚至负相关。
数据来源:Wind(黄金取上海金9999指数,债券选中债综合新财富指数),截取至2015/10/13-2025/10/13.
股票、债券、黄金、现金这四类资产的驱动因素各不相同。股票看重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债券主要受利率影响,黄金通常在不确定性增加时表现更好,现金提供稳定的无风险收益。
这种相关性差异在不同市场环境中都能发挥作用。比如在2022年至2024年的3年熊市中,尽管股市一直表现低迷,但组合中的债券与黄金表现优异,给组合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而当时间来到2025年,债券成为了表现低迷的选手,但股票和黄金扛起了大梁,实现大涨。正是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特性,让组合能够穿越不同的市场周期。
从数学角度看,假设两个资产相关性为0,分别投入50%资金,组合的波动率大约会降低30%。如果相关性为负,降低幅度会更大。这就是为什么配置组合的曲线更平滑。
这种平滑效果不仅体现在年度数据上,在月度甚至日度层面同样存在。即便是面对突发的2025年4月7日关税战利空,组合也仅下跌2.38%,而沪深300指数下跌7%,组合超额接近5%。日复一日的小幅缓冲,累积成为长期的显著差异。
四、配置的本质是什么
资产配置不是追求最高收益的工具。如果能准确预判股市会涨50%,全仓买股票当然收益最高。但问题是,没有人能准确预判市场。我们要应对的是不确定性。
资产配置的本质,是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相对确定的策略。它用牺牲一部分上涨的爆发力,换来下跌时的缓冲和持有中的平稳。
这种平稳不只是数字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能不能在市场最困难时坚持住,比能不能抓住最好的买卖时机更重要。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追求的从来不是跑得快,而是跑得远。市场永远会有波动和下跌。资产配置不能让你避免亏损,但能让你在下跌中亏得更少、坚持得更久,最终在下一轮上涨中获得回报。
回到开头的问题:市场大跌时,资产配置还能保护你吗?答案是肯定的。它保护的不仅是你的本金,更是你继续投资下去的信心。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特别提醒,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存在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版权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好买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发表、传播、改编、汇编或引用本文内容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
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将本文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对于本文可能涉及的观点、报告、解读、推测、市场资讯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公司观点,请务必审慎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7. 卖科技,买红利,被左右打脸?
作者: 好买研习社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LN9m1ISXizaI2PgYi-2vQ
发布时间: 2025-10-20T17:46:29
微信首页底部菜单留言栏回复“ 礼包 ” “ 群 ”
免费加入“ 长宽高书院“ 专项班级
上周五市场骤变,大盘跳水,科技成长类基金也同步大跌,在留言里看到一些投资者亏的哇哇叫。
好在市场没有进一步杀跌,因为当晚海外中国资产表现较好,今天A村港村齐刷刷反弹大涨,科技成长又领涨了。
但内在问题仍要重视,也不是每次杀跌都能快速反弹。
卖科技买红利,会左右打脸吗?
说实话,对于久经风雨的老司机来说,类似跌幅不算啥。以往牛市也经常出现长阴线,远的不说,光近期这轮行情里,就有很多单日大跌的情形。
可不少投资者依然跌的很痛,吐槽说赚的赶不上赔的。
只能说,要么仓位搞的过重,要么大举追买处于风口的、估值高企的方向,比如当前的科技成长。
也高估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因此在后市投资时,要逐渐压降仓位、压低热门风口类的资产。同时,适当增配固收或价值红利。
不过,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这个时候卖科技,买红利,会不会左右打脸?
比如今天,科技成长基金就再度领涨。
中短期而言,确实有这个风险。原因有三:
(1)类似牛市长阴看着可怕,其实修复很快。反而是慢跌、连跌更需注意,这属于钝刀子割肉,通常最后还会闪崩杀恐慌盘。
(2)目前科技领域交锋激烈,政策频出,人气和热度也很高。
(3)主流资金仍在科技成长里抱团,行情也必须靠资金推动,有资金才有行情。
但核心逻辑、核心方向是不变的:
第一,科技成长估值高企,个别细分科技市盈率已超过100倍市梦率,确实需要压降仓位。
第二,个人无法精准择时,我们做的也是中长期资产配置,而非过于聚焦短期行情。
回到实际投资,一是注意高低切,二是考虑惯性和趋势,掌握好节奏逐步切换,不是一下子全换。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几只主动型绩优红利基金。在价值、红利投资风格里,除了红利指数基金外,也有一些做的很好的主动基金,值得关注研究。
分享2只优质红利基金
首先盘下广发稳健策略混合。
以广发稳健策略混合A为例,现任基金经理杨冬在2024年1月初接棒,随后一改基金以往颓势,净值不断创新高,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10月17日
基金业绩之所以这么靓,是基于杨冬的红利+量化投资体系:以红利资产为基础,采用“主动+量化”的方式打造Smart Beta增强投资策略。
我将其投资体系分为3步走:
首先,基金高度分散投资,单一个股的仓位不到2%。和其他量化基金风格相似,不依赖单一个股。
其次,立足红利资产,采用红利因子策略精选红利资产。
目前杨冬所带领的基本面量化团队,已构建20来个红利因子策略,持续筛选被低估的红利类资产。
同时,在投资中加入基金经理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找低估资产。
回顾历史持仓数据,广发稳健策略混合A曾在2024年初,挖掘和重仓公共事业,尤其是电力方向;今年则挖掘和参与了医药、创新药的机会。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仅案例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其次盘下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
原基金经理是价值大佬曹名长,后来由蓝小康参与管理、独立管理。不过,蓝小康已经独立管理了近5年(2021年2月初-至今),业绩表现也可圈可点,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10月17日
看起来净值不那么流畅?这是因为A村在2021年-2024年9月行情连续杀跌,基金净值能够稳住,没有大幅回撤调整,已经很难得了。
从投资体系来看,蓝小康长期和曹名长搭伙管理基金,坚守价值投资理念,注重企业的内在价值,偏好现金流稳定、商业模式清晰的低估公司,强调通过合理估值挖掘被低估资产。
同时会积极主动避开高估值或高风险资产!
以中欧红利优享混合A为例,历史行业配置、持仓股中,很少参与极致抱团行情,也很少追逐市场热点行业板块,反而是耐心寻找洼地、持有为主。
基金也长期保持多行业均衡配置,不过于倚重单一行业,对单一个股的仓位控制比较谨慎。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仅案例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总的来看,价值、红利和高股息等投资标签,本身就主打稳健。再叠加分散投资、低估值的保护,以及基金经理的主观能动性,中长期表现更值得期待……
话说前段时间,好买投研团队精选后,曾找到3只风格类似的大盘价值型绩优基金!想要具体基金名单的后台(消息栏,不是评论区)发送“3”加小助理获得。
【操作步骤:好买研习社主页—点击消息栏—进入底部菜单栏(如下图 ) 】。
配置进阶班
10月27日,好买投资社群开课!
群内会系统学习资产配置方法论、每日投教小知识、盘面行情解读,更有讲师群内答疑,助您构建投资体系。长按海报中二维码加入我们!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特别提醒,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存在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版权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好买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发表、传播、改编、汇编或引用本文内容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
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将本文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对于本文可能涉及的观点、报告、解读、推测、市场资讯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公司观点,请务必审慎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 戳"阅读原文" ****领大礼包,走出理财第一步****
8. 四选一
作者: 闲画生财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DzHGzOw_BVQ1BBsqTaANA
发布时间: 2025-10-20T17:27:05
周末看了场演唱会。
同一时间,四个选择,按流量降序。
张靓颖@国家体育馆
张震岳@五棵松体育馆
郑钧@国家速滑馆
小柯@首都体育馆
前三位都是歌手,演唱会茫茫多。
小柯属于幕后音乐人,入行30年第一次开演唱会,大概率也是最后一次,所以去看小柯。
1
最初印象
我对小柯最初的印象来自1996年高晓松青春无悔个人作品集,磁带B面倒数第二首《久违的事》,高晓松词曲,老狼演唱,现场版,在一间酒吧录制。
老狼清了清嗓子:喂,喂,降E,降E。
掌声,设备调试声,椅子拖拉声。。。
音乐响起,老狼用温暖的嗓音回忆往事。
末了,老狼说:钢琴不错,小柯,走吧。
青春从此散场,我顺便认识了刚出道的弹钢琴的小柯。
2
无数好歌
之后一晃30年,小柯写下无数好歌。
归去来,等你爱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想把我唱给你听,因为爱情,稳稳的幸福,谁动了我的琴弦,千秋家国梦,永远到底有多远。。。
哦对了,还有首国人都会唱的“北京***”,也是小柯写的。
小柯曾公开表态:写这首歌,突破了他的价值观。。。
所以演唱会两个看点:
1)重温经典
2)看小柯是否突破价值观,唱“北京***”
3
音乐现场
现场坐满,白发人比黑发人多,目测年龄区间40~60岁。
想把我唱给你听开局。
轮播老照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请当年一起组乐队的兄弟重新登台。
和陈明、谢雨欣将爱情进行到底。
请李晓东演绎冬季校园。
唱给在天上的父母,来得及说却说不出口,说得出口却早已无人听,全场泪目。
唱“北京***”,鸣谢赞助商场馆媒体消防安保票务以及全体演职人员。
最后全场卡拉OK。
我在山顶位置用千元机拍了开局和返场两段视频,渣画质渣音质,但器材不影响情感表达。
4
市场点评
1)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5.4,5.2,4.8。按照全年增速5倒推,四季度至少4.6。
平减指数已经低于-1%。
前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5%,5年来首次转负。
2)日本金融厅考虑允许银行以投资为目的交易并持有比特币,开办交易所。
3)全国各地开会,要求大胆创新,深化推动“三资”进程:
> 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
>
>
>
>
> 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
>
>
>
>
> 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
所以。。。A股现在处于打窝阶段?
4)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规模较去年缩减4%,八年来首次减招。
2026年 3.81万人
2025年 3.97万人
2024年 3.96万人
2023年 3.71万人
2022年 3.12万人
2021年 2.57万人
2020年 2.41万人
2019年 1.45万人
9. 这操作,啥意思?
作者: 知识旅行家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Euf3zdHM76vxt45wH1wLIg
发布时间: 2025-10-20T14:59:36
__
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接相关投诉,此内容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查看详细内容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听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