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投资要点总结
关键数据
- 🟢 买入信号: 4个
- 🔴 卖出信号: 3个
- ⚠️ 投资避坑: 7个
- 🎯 投资机会: 9个
市场情绪
📈 偏乐观: 买入信号多于卖出信号,市场情绪相对积极
📈 买入信号
1. 在12PE以下开始逐步买入沪深300ETF,越跌每次买入份额越多
投资标的: 沪深300ETF
分析理由: 基于估值定投策略,确保定投账户一轮又一轮赚钱
来源: 终身黑白 - 不可战胜
2. 比特币现货ETF连续三日净流入,单日净流入7.57亿美元
投资标的: FBTC, IBIT
分析理由: 机构资金持续流入,市场信心强劲,历史总净流入FBTC达121.77亿美元,IBIT达591.47亿美元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3. Galaxy Digital大量买入SOL,6小时内从币安提取92万枚SOL
投资标的: SOL
分析理由: 机构大额买入显示看好Solana生态发展,价值约2.05亿美元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4. 半导体设备ETF单日飙涨近6%,在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下,设备、制造等环节迎来明确成长机遇
投资标的: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
分析理由: AI需求强劲增长带动全球半导体行业持续高景气,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双重推动
来源: 闲画生财 - 丧心病狂
📉 卖出信号
1. 在14PE以上逐步卖出沪深300ETF,越涨每次卖出份额越多
投资标的: 沪深300ETF
分析理由: 基于估值定投策略,实现盈利了结
来源: 终身黑白 - 不可战胜
2. PENGU项目方持续大量转出代币至交易所
投资标的: PENGU
分析理由: 项目方持续出货,自7月12日以来累计转移26亿枚PENGU(约7286万美元)至CEX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3. Ethena大量ENA转入Coinbase Prime,可能面临抛压
投资标的: ENA
分析理由: 大额代币转入交易所通常预示抛售压力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 投资避坑
1. 追涨杀跌,上涨后找理由追高,下跌后找理由割肉
经验教训: 应建立稳定投资体系,避免被短期波动影响
来源: 终身黑白 - 不可战胜
2. 执着于给短期走势找原因而非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经验教训: 应关注企业长期价值而非短期价格波动
来源: 终身黑白 - 不可战胜
3. Scroll DAO治理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治理路径不明
经验教训: 投资前需评估项目治理结构和团队稳定性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4. 过度依赖A/B测试和推送通知来挽救低留存率产品
经验教训: 当次日留存率低于10%时应果断转型而非局部优化
来源: PANews - a16z致创业者:与其拯救低留存率,不如直接转型
5. 盲目追求病毒式增长而忽视用户留存
经验教训: 必须同时关注用户获取和留存,留存差的产品注定失败
来源: PANews - a16z致创业者:与其拯救低留存率,不如直接转型
6. 2020-2022年炒股遭遇惨烈亏损
经验教训: 避免在市场高位盲目入市,需谨慎选择投资时机
来源: 闲画生财 - 丧心病狂
7. 第三套小公寓亏钱出局
经验教训: 小公寓投资需谨慎,流动性差且易受市场波动影响
来源: 闲画生财 - 丧心病狂
🎯 重要投资机会
1. 沪深300ETF的估值投资机会
相关行业: 宽基指数
投资周期: 中长期
来源: 终身黑白 - 不可战胜
2. 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将以折扣价购买AVAX
相关行业: 加密货币
投资周期: 6-12个月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3. 韩国解除对加密公司VC投资禁令,允许加密交易及经纪公司申请VC资金
相关行业: 加密货币行业
投资周期: 1-2年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4. 比特币现货ETF持续资金净流入,总资产净值达1478.29亿美元
相关行业: 比特币ETF
投资周期: 中长期
来源: PANews - PA日报 |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5. B2B SaaS产品投资机会
相关行业: 企业软件服务
投资周期: 长期持有
来源: PANews - a16z致创业者:与其拯救低留存率,不如直接转型
6. 日常高频使用产品领域投资
相关行业: 消费互联网
投资周期: 中长期
来源: PANews - a16z致创业者:与其拯救低留存率,不如直接转型
7.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投资
相关行业: 人工智能
投资周期: 3-5年
来源: PANews - a16z致创业者:与其拯救低留存率,不如直接转型
8. 半导体行业在AI需求推动下持续高景气
相关行业: 半导体
投资周期: 2025-2026年
来源: 闲画生财 - 丧心病狂
9. 硬科技主线投资机会,把握科创板行情
相关行业: 硬科技
投资周期: 中长期
来源: 闲画生财 - 丧心病狂
📚 今日文章列表
- 不可战胜 - 终身黑白 (19:39)
- PA日报 |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 PANews (19:29)
- a16z致创业者:与其拯救低留存率,不如直接转型 - PANews (19:29)
- 丧心病狂 - 闲画生财 (17:28)
- N多人冲创新药了,我就不参与了~ - 望京博格投基 (10:20)
📖 文章全文
1. 不可战胜
作者: 终身黑白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K7q5HpCn5u3e4Psu45TIA
发布时间: 2025-09-11T19:39:59
文: 男终身黑白 语音:女终身黑白
终身黑白第1251 篇原创文章****
“
人真正变强的开始,就是意识到没有人会来。****
对于问题是谁造成的,你知道就好了,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基于现有条件,如何解决问题。
”先说下交易今早开盘按周二文中计划,76.88元买入2%美的集团。另外定投账户,今天中午减仓了沪深300持仓的10%(注意:不是总仓位,是沪深300这部分持仓的仓位降低了10%。)对于卖沪深300ETF没啥特别的,就是之前文中我反复聊的
12PE开始逐步买,越跌每次买的份额越多,14PE以上逐步卖,越涨每次卖的份额越多。
这个方法肯定赚不到极致,但是确保了我这个定投账户一轮又一轮的赚钱。
这个获利逻辑很清晰,难点主要在3000点以下的阶段,你能坚定的执行。
然后聊聊这几天的感想吧。
1
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这是一本书的书名,当然书中的内容也和本文无关。
昨天偶然看到了书架上的这本书,突然想到了一个话题。
一个人在生活中平静,在股市平静的原因是什么?
一定不是这条路顺风顺水,而是你内心有自己的坚定,有一个阳光明媚,不可战胜的内核,在股市,在人生,都是如此。
这几天股市波动相对比较大。后台的留言从两周前我忍不住也要买热点,变成了现在回调怎么办?
其实经常问短期担忧的,过来过去就是那几个读者。真的和黑白体系相似的人,面对这点波动,是没什么感觉的。
这份稳定的情绪源自于,你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对做错有应对,这就是你的稳定内核和掌控感。
而股市的大多数人,之所以在贪婪和恐惧间切换频繁。
原因是什么呢?
自然也是从未获得过真正的掌控感。
因此每一天的股市变化,都对自己的情绪造成巨大的影响。
大多数人追求掌控感的道路开始就错了,不是企业的长期价值,而是执着于给短期走势找原因。
结果是。
上涨后,给上涨找到了原因,觉得涨的合理,第二天追高,
下跌后,给下跌找到了原因,觉得跌的恐怖,第二天割肉。
那在股市自然也就只能,单纯的追涨杀跌。
这也是大部分人在股市亏钱的原因,以为自己掌控了一切,但其实是先射箭后画靶。
两个周前无数人总结出来有长牛的原因。
这两天只是稍有波动,又找到了很多结束的逻辑,市场就是没钱了,之前是为了大节日之前大盘好看点等等。
但是股市的变化就是如此之快,正在黑白写本文的时候,早晨全面下跌的股市,突然又涨了起来,早晨10点还信誓旦旦相信的下跌理由,到了11点突然又发现不对了。
看似是掌握一切,以为自己有独特见解,其实观点就是看当天涨跌。
投资如果你期望只涨不跌来赚钱,你必然就赚不到钱。
每次下跌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也会因为想逃避下跌,反而犯下更多过错。
人生如果你期望只有顺境才能快乐,那么最终你就会失去快乐
因为在强大的人,也不会事事都顺心。
让你能面对一切的,是在你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内核。
那么对于投资,不可战胜的内核是什么呢?
是你有一个稳定的买入逻辑和操作体系。
当腾讯300港元时,你明白了他的投资价值,你不仅仅敢重仓,你也不会执着于第二天的涨跌。
比如当时除了各种不看好互联网的言论,还有一个反复有人给我留言的话题,大股东减持,腾讯就不会好。
当你有了逻辑,会发现很多别人担忧的事,你根本不在意,自然会很平静,
又比如今天减仓沪深300ETF,当你做好了计划,估值低了就买,估值高了就卖,不参杂个人情绪,也没有额外期待,自然也不会因为中间的波动着急。
通透是因为你没杂念,你身上要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内核,你才能面对一切都足够平稳。你才不会被路上的小花吸引,被暂时的泥泞劝退,坚定的往前走。最后你走出了寒冬,迎来了春天。
2
不能修正数据的导航,必然无法指引正确的方向
人生这条路,当前的结果,是我们在之前无数个岔路选择后的集合。而我们的认知,就是人生的导航,你认知下觉得某个方向对,才会让你的人生列车驶向那个方向。现实中汽车导航要想判断准确高效,除了基础的数据,还因为有无数的大数据反馈持续修正。而人生这趟列车屡屡坎坷,是因为大多数人,着急赶路,却从不修正。
如果你不修正,就会一次次的在大坑面前,发出向前行驶的规划,让你一次次的在同一种情境下,掉入深坑。
如果你不修正,在错误的指引下,必然无法到达想去的地方。
人生这条路,迷茫正常,但不能乱走,看不清的,宁可停一停,因为有些吭,你掉下去,可能就在也上不来了。
人生这条路,错误很正常,但你要懂得修正,不能让同一类深坑一次次绊住你的脚步。
你多修正一个错误数据,下次导航信息就更准确一些。
在股市看到不懂的暴涨,没关系,看不懂不参与,至少不会犯大错。
在股市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没关系,只要你面对,你就在完善自己。
去学习,行动,坦然的面对错误,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直面自己,道路就会越来越清晰,规划会越来越准确,人生就会越走越顺畅。
而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是让你在每每想偏离航线时,有一把手能拉住你。
别着急跑,跑不完,但你有了正确的规划,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踏实感。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人生到达了某个目标就会幸福,但实际上在当下没有能力感受幸福的人,在未来也不会幸福,因为未来到来之后就会变成当下。
达到某个目标的幸福感是有衰退期的,过往的一次次,当你有了第一套房,第一辆车,换了一辆更好的新车,每个目标达到后,你都会快乐一阵,但你只以目标完成为幸福的根源,你很快就会有新的目标出现。
于是着急赶路,一直焦虑。
人生,不需要那么着急。
3
人真正变强的开始,就是意识到没有人会来****
前段日子吃饭,有个朋友说,为什么很多人对问题看的很清楚,但人生却很窘迫。
我说,因为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执念问题是谁造成的,却从没想着如何解决问题。
就好像一个人掉进了深坑,他一直在想吭是谁挖的,生气别人不负责,愤怒于别的村子更好。
前三个问题她都想的很清楚,但他一直没有开始往外爬,那么就意味着他永远都出不了这个吭,唯一可能帮他解决问题的是有好心人出现,但这是一个很随机的事件。
所以,对于问题是谁造成的,你知道就好了,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基于现有条件,如何解决问题。
不停地抱怨,核心就只有一个,就像小孩子的啼哭,我不舒服了,你快来帮我解决问题。
但和小时候处境不同的是,长大后,你要意识到,没有人会来。
黑白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聊聊一哥的故事》,现实版的骆驼祥子,能够逆天改命,是因为他意识到没有人会来,人要靠自己。后续杜克的更新我们才知道,一哥本就很惨的身世已经是他美化过后的现状。
也许你会把一哥的成功也归结于好运,但这之前他总需要做些什么,比如至少足够坦诚,学会英语。
有的人不甘心,越哭声越大,仿佛全世界都背叛了自己。
而有人意识到,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人会来,于是开始自我行动。
一个人真正变强的开始,就是意识到,没有人会来,不管多苦多难,都不会有偶像剧中的白马王子,救世英雄,你只有靠自己。
没有人会来。
真正能给你撑腰的,是丰富的知识储备,足够的经济基础,持续的情绪稳定,可控的生活节奏,和那个打不败的自己。-----《皮囊》
为什么大多数人,执念等待别人来解决问题,因为自我行动必然会有一个艰难的阶段。
但你要知道,这个难,就是你变强的开始。
当你做运动时,你会感到更虚弱,但你实际上正在变强壮。
当你在学新的东西时,你会觉的自己很笨,但你实际上在变的更加聪明。
所以当你在变好时,你一定会先变的脆弱,
前行必有曙光,太绝对了,但保持前行,才有可能看到曙光。
4
你强大,路上的坑就变小了
年初回老家转了一圈,惊奇的发现这座西北的小城市和几十年前几乎没变化,时间好像定格在了那个瞬间。爷爷家门前有一段长长的石板路,小时候每天爷爷都陪我在这里骑车子。而当下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临时停车场。同样的一条石板路,小时候我骑着小小的自行车,总觉得坑洼不平。现在开着汽车,虽然这条路破旧了许多,但却感受不到任何颠簸。是吧,路不一定会好,你强大了,自然觉得坑洼就少了。可能有的人天生好命,出生的那条路,宽阔无比。但我们也还不错,虽然只是条石板路,但好过于这个世界很多人出生就深陷泥潭。正如一句话所说,有人嫌家里穷,但有的人连家都没有。有人嫌弃父母不能给自己买新鞋,但有人甚至出生就没有脚,有人说吃的不够好,但又有多少人,冒着炮火去捡起救济粮,只为今天能吃饱。人生这条路。有人等别人修路,等了一辈子,没等到别人的援助。有人靠自己走路,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更好的路。
人生幸运的概率太小,只有行动可以抓在手中。
周天的文章有人问为啥那么有钱的人,在股市却连连亏钱,他的钱是怎么赚到的。其实明星、行业大佬,各类学者进了股市亏钱的不在少数。很多事情是技能,你反复练就会越来越好,而投资这件事更多是人性的考验,很多人一辈子连正确的方向都没找到。几乎没有任何一件事,能这么频繁的考验人性,让人不断的在贪婪和恐惧中切换。所以你先要有稳定的内核,不被外界打扰。要有不断修正的能力,让自己的导航越来越精确。要学会靠自己成长,你强大了,问题就会变小。
投资的门槛,能力够了就是赚钱的门,能力不够就是人生的槛。
今天就聊这么多,我是终身黑白,聊投资,但不功利,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2. PA日报 |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作者: PANews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G65R46XlLrxwE3Z9vAlQg
发布时间: 2025-09-11T19:29:39
今日要闻提示:
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Asset Entities批准与Strive合并,成立价值15亿美元的BTC财务公司
VanEck拟申报Hyperliquid现货质押ETF
韩国将于9月16日解除对加密公司VC投资禁令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坚决不发虚拟币,不参与任何形式炒作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
比特币现货ETF单日净流入7.57亿美元,连续三日净流入
Linea空投数据:208个地址获空投量超百万枚,最高地址获约1.37亿枚代币
宏观
Figure将IPO定价为每股25美元,预计将筹集7.875亿美元
据CoinDesk报道,由SoFi联合创始人Mike Cagney创立的区块链借贷平台Figure Technologies已将其首次公开募股(IPO)定价为每股25美元,预计将筹集7.875亿美元。根据新闻稿,该公司A类股股票定于9月11日(即今日)晚些时候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FIGR”。此次发行包括3150万股股票,其中约2350万股直接来自Figure,800万股来自现有股东。如果承销商行使购买更多股票的选择权,还可额外出售470万股。上周,该公司的IPO规模扩大至5.26亿美元。此次发行预计将于9月12日完成,但需满足常规的交割条件。
香港金管局拟优化加密资产资本金监管
据财新报道,香港金融管理局于9月8日向本地银行业界发布《银行业监管政策手册》新模块CRP-1《加密资产分类》征求意见稿,拟进一步明确2026年初将实施的巴塞尔加密资产资本金监管标准,重点降低银行持有合规无许可区块链加密资产的资本金要求,以促进银行接纳稳定币等数字资产。
Gemini宣布将30% IPO股份分配给散户
据Bloomberg报道,Gemini Space Station Inc.宣布将在首次公开募股(IPO)中通过Robinhood、Moomoo、Webull等线上券商平台向散户分配最多30%股份,散户需同意首月禁售条款。公司同时将IPO定价区间由17-19美元上调至24-26美元,并引入Nasdaq作为5000万美元私募投资者。此前,Bullish仅向个人投资者分配20%股份。Gemini此举旨在吸引加密货币用户参与,但公司当前亏损且市场份额有限。
VanEck拟申报Hyperliquid现货质押ETF
据Blockworks报道,VanEck计划在美国申报Hyperliquid现货质押ETF,并在欧洲推出相关交易产品。Hyperliquid是2023年上线的Layer-1区块链,近期网络营收连续四周居首。VanEck表示,产品净利润或将部分用于HYPE代币回购,目前该代币未在美国主流交易所上线。该ETF及ETP产品仍需监管批准。
韩国将于9月16日解除对加密公司VC投资禁令
据Cryptonews报道,韩国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部宣布,将于9月16日正式解除对加密资产相关企业的风险投资(VC)禁令。该禁令自2018年起实施,旨在遏制过度投机。此次修订将加密交易及经纪公司从“受限风险企业”名单中移除,允许其申请VC资金。
观点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坚决不发虚拟币,不参与任何形式炒作
2025Inclusion滩大会期间,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在谈及通证经济时表示,在探索通证化之路上,通证经济价值的探索和风险的防控应放在同等位置。他强调,“合规是创新的生命线”,从探索起初,蚂蚁集团就清晰划定边界:“坚决不发虚拟币,不参与任何形式炒作;专注技术基建,服务行业而非颠覆行业;力求创造新价值,而非争夺旧蛋糕。”
项目动态
Aster上线$ASTER空投资格查询页面,超13.7万个钱包符合条件
Aster宣布$ASTER空投资格查询工具已上线。超13.7万个钱包符合条件,用户需满足积分或社区活动要求,并在代币生成事件(TGE)当天登录钱包领取,无需手续费。 此前消息,Aster将于9月17日TGE,将向用户空投704万枚ASTER代币。
Native Markets在Hyperliquid的USDH稳定币投票中取得领先
Hyperliquid正在进行USDH稳定币发行方的关键投票。目前,Native Markets以38.35%的支持率暂居领先,其提案计划50%的储备收益将固定贡献给Assistance Fund,其余部分用于推动USDH的增长。 然而,仍有41.83%的投票权未分配,包括Nansen x HypurrCollective(占18%+)和Galaxy Digital等主要验证者。
Scroll DAO治理宣布“暂停”,领导团队集体辞职
Scroll DAO今日宣布暂停治理流程,领导团队已全部辞职,但现有治理提案仍在进行中。官方表示正在“重新设计治理”,未明确是否终止或撤销当前提案,包括DAO金库管理等关键议题。团队成员称暂停而非终止,具体原因及后续安排尚未公布。会议中多次提及“实验”一词,未来治理路径暂不明朗。
Coinbase将上线Solayer(LAYER)现货交易
据Coinbase Markets称,Solayer(LAYER)现货交易将于9月11日上线,LAYER-USD交易对将在流动性条件满足后于9AM PT或之后开放,支持地区可交易。LAYER将登陆coinbase.com、Coinbase App及Coinbase Advanced,机构可通过Coinbase Exchange直接访问。
Coinbase将上线KMNO与DOLO
据官方公告,Coinbase宣布将于2025年9月11日上线Kamino(KMNO)和Dolomite(DOLO)现货交易。在流动性条件满足且支持交易的地区,KMNO- USD和DOLO-USD交易对将于太平洋时间上午9点或之后开放。
重要数据
Galaxy Digital于6小时内从币安提取92万枚SOL,价值约2.05亿美元
据SolanaFloor观察,Galaxy Digital在过去六小时内从币安提取了92万枚$SOL,价值约2.05亿美元。该公司此前曾主导Forward Industries的16.5亿美元$SOL资金筹集活动。
Worldcoin参投方Selini Capital向Amber Group转移90万枚WLD
据Ai姨监测,Worldcoin参投方Selini Capital在过去半小时内向Amber Group转移90万枚$WLD,价值约157万美元。这是该地址一年内首次对外转出操作。Selini曾收到Worldcoin项目的250万枚代币,当时币价为1.73美元,但其实际代币成本尚不明确。
Trend Research新地址疑似重新买入ETH,累计持有逾4.3万枚ETH
据余烬称,Trend Research关联的两个新地址一周前从币安提取3.4万枚ETH并存入Aave,过去半小时又通过Aave借款8000万USDT转入币安后,已从币安提回9377枚ETH。目前这两个地址累计持有43,377枚ETH,约合1.92亿美元。
比特币现货ETF单日净流入7.57亿美元,连续三日净流入
据SoSoValue数据,美东时间9月10日,比特币现货ETF总净流入7.57亿美元,已连续三日录得净流入。其中,富达ETF FBTC单日流入2.99亿美元,历史总净流入达121.77亿美元;贝莱德ETF IBIT单日流入2.11亿美元,历史总净流入达591.47亿美元。截至目前,比特币现货ETF总资产净值达1478.29亿美元,占比特币总市值的6.53%,累计净流入556.36亿美元
SharpLink转入3.79亿美元稳定币至Galaxy Digital钱包
据余烬称,SharpLink Gaming在过去45分钟内收到3.79亿美元稳定币,并已转入Galaxy Digital的OTC钱包,或将继续通过Galaxy Digital购买ETH。此前SharpLink未发布上周ETH购买公告。
Ethena托管钱包过去8小时将2.46亿枚ENA转入Coinbase Prime
据余烬称,过去8小时内,Ethena托管钱包向Coinbase Prime转入2.46亿枚ENA,价值约1.96亿美元。
PENGU项目方转出1.716亿枚PENGU至Binance和Bybit,价值约600万美元
据余烬监测,PENGU项目方在过去一天多从代币布署地址转出1.716亿枚PENGU(约600万美元),流入Binance和Bybit。每次转出约价值300万美元的代币,分散进入多家中心化交易所。 自7月12日以来,项目方累计已将26亿枚PENGU(约7286万美元)转移至CEX。
Linea空投数据:208个地址获空投量超百万枚,最高地址获约1.37亿枚代币
据Dune数据,Linea本轮空投总量约为93.6亿枚,符合条件的地址数为749,663个。其中,208个地址获得100万枚以上LINEA空投,最高地址0x399c…6e97a获得137,403,894枚。其余各档位分布为:10万至100万枚2,347个地址,5万至10万枚27,442个地址,1万至5万枚155,962个地址,5千至1万枚107,844个地址,1千至5千枚337,501个地址,不足1千枚118,359个地址。
机构持仓
Avalanche拟筹集10亿美元设立加密资产储备公司
据Financial Times报道,Avalanche基金会正与投资者洽谈,计划在美国设立两家加密资产储备公司,目标总融资约10亿美元。资金将用于以折扣价购买数百万枚Avax代币。首家由Hivemind Capital主导,拟通过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私募融资5亿美元,Anthony Scaramucci参与顾问;第二家由Dragonfly Capital发起的SPAC,目标融资5亿美元,预计10月完成。两家公司将从Avalanche Foundation购入低价Avax。
Sharps Technology与Pudgy Penguins达成Solana资产战略合作
据PR Newswire报道,Sharps Technology宣布与Web3品牌Pudgy Penguins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动Solana数字资产库的曝光与连接。Sharps Technology近期通过PIPE融资收购逾200万枚SOL,价值超4亿美元。合作后,Pudgy Penguins的IP将与Sharps的Solana资产库深度整合,面向机构及零售用户提供新参与机会。Pudgy Penguin
Bitmine从Bitgo接收46,255枚ETH,持仓总额突破92亿美元
据Onchain Lens称,Bitmine从Bitgo接收46,255枚ETH,按当前市值约2.01亿美元。此次转账后,Bitmine持有的ETH总量增至2,126,018枚,整体价值约92.4亿美元。
Robin Energy完成首次500万美元的比特币资产配置,股价飙升90%
据The Block报道,国际能源运输企业Robin Energy(股票代码RBNE)现已完成首次500万美元的比特币资产配置,成为最新一家通过加密货币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的能源类企业。根据谷歌财经数据,RBNE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周三涨幅超过90%,盘中一度触及4.27美元高点后有所回落。而在8月大部分时间里,该股股价基本在1.87美元左右窄幅波动,上下浮动仅一两美分。
Asset Entities批准与Strive合并,成立价值15亿美元的BTC财务公司
据CoinDesk报道,Asset Entities Inc (ASST)宣布,其股东已批准与Strive企业的合并计划。此前,Strive企业的股东已于9月4日批准了合并事宜,这为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更名为Strive Inc.)推行比特币储备战略铺平了道路。前总统候选人Vivek Ramaswamy于2022年与人共同创立了Strive企业。根据公告,合并交易的完成仍需获得纳斯达克上市许可并满足其他惯例条件。目前担任Strive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的Matt Cole将出任合并后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Strive预计在合并完成时将落实7.5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融资(PIPE),若认股权证被行使,潜在融资总额将超过15亿美元。Cole强调了公司无债务结构,并表示将通过严格、长期的方法,实现每股比特币数量的最大化,其设计旨在超越比特币本身的业绩表现。
美股上市公司POP Culture完成总计3300万美元的比特币投资
据美通社报道,美股上市公司POP Culture披露,已完成总计3300万美元的比特币投资,持有约300枚BTC。公司正在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加密货币基金池,专注于投资BTC、ETH和BOT等资产。
美股上市公司Oblong披露其目前TAO代币持有量已超21700枚
PANews9月10日消息,据Businesswire报道,数字资产财务公司Oblong,Inc.(Nasdaq:OBLG)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Holst向Oblong股东发出了一封信,其中披露三个月前该公司募集700万美元并全部投入到购买TAO,截至目前TAO代币持有量已超过21700枚,所有这些代币都已质押在网络中。
美股上市公司Eightco已完成2.7亿美元私募,用于实施Worldcoin金库战略
据美通社报道,Eightco Holding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OCTO)宣布,其近期公布的2.7亿美元私募融资已圆满完成,所得资金将用于实施Worldcoin金库战略。此次交易由MOZAYYX领投,众多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包括World Foundation、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GAMA、FalconX、Kraken、Pantera、GSR、Coinfund、Occam Crest、Diametric、Brevan Howard、Wedbush等。BitMine Immersion(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版代码:BMNR)投资了2000万美元。本次私募所得资金将用于公司收购并持有Worldcoin(WLD)作为其金库储备资产,同时继续专注于核心业务运营。尽管金库也可能将现金和以太坊作为次要储备资产,但重点将放在Worldcoin上。本公司还宣布,其在纳斯达克的普通股交易代码将变更为“ORBS”。
PANews成立于2018年4月,是区块链和Web3.0领域领先的智库型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国际视野的前沿资讯与研报。
社区:
> 官网: PANewsLab.com > > X:@PANewsLab、@PANewsCN > > Weixin:PApanda007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
3. a16z致创业者:与其拯救低留存率,不如直接转型
作者: PANews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Rj2Fg1UEVBI_YnUD2ZwAQ
发布时间: 2025-09-11T19:29:39
作者:andrew chen,a16z
编译:Tim,PANews
我盯着留存曲线数据已经超过15年了。
我见过成千上万条留存曲线,这也是我评估创业公司时最先要求查看的指标之一。我翻阅过数千个资料库,分析过按不同细分维度拆解的留存曲线。作为产品构建者,我也从另一视角观察过这个指标。我曾运行数百次A/B测试,起草过无数版本的用户引导指南和通知邮件,试图改变留存曲线的形态。
【A/B测试(也称为拆分测试或桶测试)是一种用于比较一个产品的两个版本(A版本和B版本)的随机实验方法。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来确定哪个版本在实现预定目标方面表现更优。】
从结果来看,这里存在一些规律。
就像物理定律一样,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些确定性的规律不断出现。以下是我要分享的几个例子:
- 你无法改善糟糕的用户留存率。是的,增加更多通知功能并不会改善你的留存曲线。你无法通过A/B测试来实现良好的用户留存率。
- 留存率只会下降,不会上升。而且奇怪的是,它的衰减速度确实遵循着可预测的半衰期规律。早期的留存率能够预示后期的留存表现。
- 收入留存扩大,而使用留存变小。好消息是:虽然用户会逐渐流失,但留下的用户有时会消费更多!
- 留存率与你的产品类别息息相关。既有先天原因,也有后天培养。很遗憾,你注定无法让酒店预订应用成为每日使用的产品。
- 用户扩张和增长时,留存率会变得更低。最优质的用户来自早期和自然增长,而后期获得的用户则表现最差。
- 用户流失具有不对称性,失去一个用户远比重新赢回他们要容易得多。
- 留存率的测算非常困难。季节性因素确实存在,新上线的测试版本会干扰数据,系统漏洞也时有出现。D365虽是真实指标,但绝不能只看这一结果。
- 病毒式疯长但留存率极差,最终必然失败。我们已在多个平台和品类中反复验证过这一结论。
- 出色的用户留存堪称奇迹。当你在真正见到这种奇迹时,会感到无比震撼。
我们将逐一剖析这些要点。
你无法挽救糟糕的用户留存率。你曾亲眼见过这种情况:你花了数月时间开发一款新产品,然后正式发布。当头一棒的是初始用户留存数据惨不忍睹。此时产品开发已进行数月,积重难返之际,该如何提升留存?此时你灵光一闪:不如增加消息推送功能提醒用户回来?或者添加一堆新功能?要不对着陆页进行A/B测试提高转化率?
我想我们都知道结局会如何。不幸的是,当产品留存率表现不佳时,往往极难扭转,几乎可说是回天乏术。当然,或许能实现边际改善。假设你的次日留存率是40%,而目标是提升至50%,这完全可行且值得努力。但若次日留存率仅有10%,那很可能意味着你打造的产品根本不符合市场需求,此时所有围绕A/B测试和消息推送的局部优化手段,都不足以扭转根本性困局。当数月的开发时间与沉没成本既成事实,人们很难不垂死挣扎一番。但我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最好当机立断选择转型。
这种旨在提升用户留存的转型,需要对应用主页进行彻底重新设计。如果原本呈现为信息流模式,或许应当转向结构化的分步流程;如果产品核心在于分享功能,或许应当将重心转向内容创作与收藏。你可能需要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描述产品定位,甚至转而与竞品对标。这必须在多维度进行大规模转型,越彻底越好,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扭转用户留存低的局面。
留存率会下降,但不会上升。留存曲线通常呈现为非常规则的几何曲线模式。例如我观察到的许多曲线都呈现以下规律:无论首日留存率是多少,第七日都会下降50%;无论第七日留存率是多少,第三十日又会再下降50%。随着时间推移,最终留存率可能趋近于零,若运气好的话或许能整体维持在10%左右。这种衰减模式具有可预见性。
你从未见过一条曲线先高后低再重新升高,这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如果早期留存率不够出色,那么晚期留存率很可能也不理想。你必须开局强劲,才能较好收尾。
这条规律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例外情况需要特别指出:
- 有些产品非常硬核(例如在线扑克)。这类产品的用户留存率可能相对较低,但留下来的用户往往极其忠实且花费巨大,事实证明这种模式也能成功。
- 对于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可能是社交网络、协作工具或其他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新用户开始时可能表现活跃,随后活跃度会暂时下滑。但如果该产品能够利用越来越多的用户重新激活老用户,通常会出现留存率小幅回升的曲线。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但一旦实现则令人惊叹。
- 收入留存扩大,而使用留存萎缩。留存曲线最佳且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它既可以应用于用户,也可以应用于收入。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的一直是用户留存,但遗憾的是,用户留存总呈现下降趋势,这种情况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收入留存则很有意思,因为留下来的用户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你的平台上花更多的钱。
- 这是B2B SaaS产品最大的优势之一。以Slack为例,如果观察用户群组数据,你会发现其留存曲线与其他产品一样呈下降趋势。有些人接受它,有些人则不买账。但对于那些投入时间部署Slack的公司而言,产品会开始自然生长,你从这些企业获得的收入随之与日俱增。收入留存曲线不降反升,这种现象非常神奇,却可惜地不适用于大多数消费级产品。正是这种特性,使得B2B产品比消费级产品拥有更顺畅的商业模式。
- 消费者应用的模式更接近亚马逊,你可能最初只是购买书籍和音乐,但随着产品功能的不断扩展,你会逐渐开始用它购买越来越多商品。正因如此,用户在产品中的生命周期总价值本质上没有上限。我们在优步也观察到类似现象:用户群组虽然会随时间衰减,但人们最初仅用于机场接送的打车支出,会逐渐扩展至餐厅出行或通勤场景。因此用户留存曲线呈下降趋势,但收入留存曲线却持续上升。
- 留存率与产品类别息息相关。我过去曾就留存率写过关于先天与后天因素的探讨。现实情况是,许多产品存在天然的使用场景,比如协作工具或编程软件,你可能每天工作时都会使用,但使用天数上限是每周7天中的5个活跃日。相比之下,漏洞警报系统则希望用户不要经常使用。消费品也是如此,人们每日查看新闻、通讯和社交应用,但通常不会频繁使用医疗参考指南。有些应用虽然使用频率低但留存率很高,例如天气或银行类应用。而游戏等类别虽然令人沉迷且使用频繁,但人们在内容消耗后通常几周就会流失。
- 先天与后天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揭示了许多新产品根本难以突围的现实。如果你开发的是社交类旅行应用,但人们实际出行频率本就不高,那么打造一款以好友互动为核心使命的产品将会举步维艰。更明智的做法是接受其低频使用的属性,通过掌控交易环节提升变现能力,或是像Yelp那样融合餐厅与夜生活等高频使用场景,同时保留旅行功能。逆势而为实在艰难,我们能做的非常有限。
正因如此,若想打造留存率极高、使用频次超高的应用,很可能需要选择那些已被用户视为日常核心产品的领域进行开发。这意味着成功应用大概率会抢占其他日常产品的使用时间,就像我频繁使用ChatGPT后,谷歌搜索次数大幅减少;当我开始用Substack读写博客时,就逐渐弃用了其他各类社交新闻软件。
用户规模扩张时,留存率往往不升反降。即便幸运地打造出高留存产品,人们常会惯性推演,将现有用户的行为模式、变现能力与使用习惯直接套用到更广阔市场,认为只要将若干良好小数据与核心大数据相乘,自然能得出极其亮眼的宏观结果。但现实往往是:随着用户基数增长,问题开始显现。譬如当你开始拓展安卓用户与国际市场,通过付费营销等渠道获取更多客户时,很快就会发现在所有关键指标上都出现下滑。
原因是优质用户往往较早出现。那些最具变现潜力、意愿最强烈、数字化程度最高、网络行为最活跃的用户群体,通常会在产品初期就通过朋友推荐开始使用。随着后期从其他渠道获取新用户,产品可能并不那么符合他们的需求。比如你为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开发了一款iPhone应用,当拓展至新兴市场的安卓用户时,由于功能设置不完全适配,各项指标自然会下滑。虽然后期可以持续优化改善,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效果永远不可能与早期用户群体相提并论。
那么,问题来了:随着用户增长,用户质量逐渐下降,他们是否仍然具有价值?产品能否持续盈利?更重要的是,能否留住早期入驻的核心高价值用户群体?
难怪这些早期用户常被称为"黄金群体"。
用户流失具有不对称性。流失用户极其容易,事实上,大多数产品在最初30天内就会流失90%甚至更多的用户。与此同时,想要赢回已经流失的用户又极其困难。这种获取与流失之间的不对称性正是用户流失的核心特征。实际情况往往糟糕到这种程度:与其试图挽回老用户,不如直接获取新用户来得更容易。
正因如此,试图通过发送折扣或优惠来唤醒休眠用户的生命周期营销往往成本高昂且收效甚微。相比之下更有效的方式是:让现有活跃用户通过产品的自然使用场景来唤醒休眠用户。例如当某位职场人士试用新项目管理工具后未能坚持使用,此时向其邮箱发送轰炸提醒邮件很可能无法挽回用户。更有效的做法是让其同事邀请该用户重回工具参与新项目,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话说回来,这种策略实施难度极大且异常复杂,通常只有具备网络效应(即共享与协作功能)的产品才能采用。
留存率非常棘手,很难衡量。当人们谈论留存率时,往往倾向于衡量第一天、第一周和第一个月的情况,却很少讨论两年后会发生什么。这是因为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团队需要一个足够短的时间跨度和易于衡量的指标,以便据此做出决策。因此,尽管年度用户流失率或长期盈利变现能力极其重要,人们往往不会去衡量这些,而是专注于眼前容易测量的指标。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很多问题。
不幸的是,许多产品品类都会受到强烈的季节性波动影响。电商、旅游、健康服务或在线约会等领域都是典型例子。即便是企业使用商业软件的方式也存在周期性变化。季节性因素会干扰判断,你可能发现月度或季度数据下滑,但这究竟是因为新推出的功能不受欢迎?还是用户在本季度的行为模式本就不同?当留存数据严重滞后时,确实难以进行有效评估。
同样地,无论是程序漏洞、新进行的测试还是新市场推广活动,这些因素都会扰乱数据。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断查阅那些显示留存曲线波动的报告,但每个数据都带有附加说明,因为团队需要核实新推出的安卓版本是否导致了毫无关系的对比情况。
疯狂的用户增长与糟糕透顶的留存率注定失败。许多新产品开发者往往过度关注新用户注册,却完全忽视了用户留存。毕竟,若只想看到一条持续攀升的曲线图,何不直接扩大漏斗顶端的流量来彰显快速增长之势?借此募集大量风险投资资金后,再慢慢解决用户留存问题也不迟?
当前行业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某位创作者向数百万粉丝推广其应用,或是一条发布视频带来收入激增,产品便通过TikTok实现用户激增。尽管实际使用率和用户流失情况并不理想,但这种现象依然持续发生。
科技行业已经进行过无数次这样的试验。结论都一样:病毒式传播但用户留存极差的产品终将消亡,因为留存问题难以解决。当新奇感消退,用户获取就会减缓,最终你会面临用户获取和用户留存双双惨淡的局面,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我们已经在许多场景中见证过这种现象。在社交网络的早期阶段,有许多产品通过获取用户邮箱和通讯录疯狂发送垃圾邮件来实现增长,但最终却将用户导向劣质产品。有时只要能让用户订阅某些劣质彩铃的年费服务,企业就能尝试从中变现并赚取利润。但直到Facebook出现后,通过信息流和实名制等用户体验创新,才最终打造出既具有高度病毒式传播特性又能保持极强用户粘性的产品。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移动应用领域,有时会看到依靠短信强制邀请突然爆火的应用,但若产品缺乏粘性,整个模式很快就会崩溃。
高留存率简直就是魔法。你读完这篇文章可能会感到些许沮丧,我知道启动项目有时确实艰难。但当某个产品真正奏效时,那种感觉无与伦比。当你亲眼见到某款产品实现50%的30日留存率(我每隔几年就会见证一次),那种震撼难以言表。我逐渐意识到,这些昙花一现的成功产品并非因为创造者拥有系统化的A/B测试方法论,也不是依靠高速迭代流程达成目标,真正关键的是需要那一点魔法般的灵光闪现。这种魔力源自对市场或客户需求的突破性洞察,虽然事后回想似乎显而易见,却能让产品因率先实现这种认知而获得超高留存率。如今我们评价视频会议软件、阅后即焚照片功能,或是能回应任何话题的魔法般人工智能时皆是如此,这种魔力绝非仅靠迭代和指标驱动测试就能获得。
01
- 真正的问题
你可能会看完以上所有内容后仍然有个很大的疑问:等等,那么到底要怎么实现高留存率呢?(如果我能用确定性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那我作为初创企业投资人的工作不知要轻松多少倍,不是吗?)
但让我们尽力而为。在我上述观点中,其实已经埋藏了一些线索:想法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想要一个高留存率的产品,你需要选择一个本身就具有高留存率的品类。
你需要选择一个你每天已经在使用现有产品的产品类别。
你将构建一个与之直接竞争的产品。
如果你赢了,那么你将停止使用那个产品,转而使用你自己的产品。
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不过我认为想清楚这事是个好的开始。
当然,如果你打造的产品与现有产品形成直接竞争,你可能会怀疑:"要让用户转换阵营真的非常困难。"确实如此。因此这时你需要决定承担足够的市场风险,但必须是适度的风险,通过推出新颖独特的产品来重新定义核心交互模式。不过这里所说的创新更可能是指20%的改良优化,而非80%的颠覆性创新。理想情况下,你应该能在用户使用的头一分钟内,让他们能够快速直观的方式理解这种创新。
此刻就避不开那个投资人最常问,也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为什么现在行得通?"。因为你的回答必须点明:当下出现了某种行业新动向,比如大语言模型这样的通用技术,或是社交媒体过度饱和这类社会变化趋势,让你的创新理念恰逢其时。
这能让你快速抢占现有市场,并且早期更有可能实现出色的用户留存率。时机至关重要。如果把握不准时机,进入的又是低关注度领域,产品差异化还不够突出,你就会发现自己只是把用户留存问题转换成了用户获取难题。开发新型网络浏览器的困难在于:一旦成功,用户黏性将极高。但人们已对现有浏览器十分满意,要让用户尝试新品,本身就需要付出成本高昂且过程复杂的努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责怪那些提出"某领域的Cursor"或"某行业的Figma"创意的人,就像过去"某垂直领域的Uber"这类概念一样。他们试图借势现有市场和行为模式,从而规避巨大的市场风险。
若能精准把握差异化优势、踩准市场时机、契合海量用户需求,同时找准核心产品定位,那么这种模式确实能成。
02
- 如何打开新市场?
自然的对立观点是,新市场往往比现有市场更令人兴奋。科技行业难道不应该是构建全新事物,而非在旧事物上创新20%吗?当然这话没错,但我认为这类产品只占极小极小的一部分。
对此我的反驳观点是:实际上大多数产品都有继承了某种“旧东西”,即使那些前辈产品很快就被遗忘。
在Instagram出现之前,曾有Hipstamatic,这款应用早期在App Store付费摄影类程序中位居榜首,印证了滤镜功能的巨大市场潜力。正如谷歌并非首个搜索引擎(它实际是第十位入局者,前有Lycos、Excite、Infoseek等平台),这些案例既证明了用户对搜索功能的强烈需求,也揭示了早期搜索引擎商业化的困境。特斯拉不是电动汽车的开创者,iPhone亦非智能手机的首创产品。历史反复证明:真正决定市场格局的往往是第十代革新者。这种现象被称为"后发优势",我认为这个观点极具启发性。
然而有时真正的创新确实会发生。优步的诞生是将线下既有的打车行为转化为线上应用,而非基于某个已大获成功的网约车应用(当时Lyft还只是个奇怪的巴士预订服务)。再看ChatGPT,OpenAI历时五年从概念酝酿到第三版真正崛起,期间没有任何可替代的现成蓝图可供参考。这类创新征程卓越不凡,正是科技行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因为它们以承担真正的风险为代价,开创了全新的产品类别。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
4. 丧心病狂
作者: 闲画生财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t7qy_6yyAblOtmdbu8UAg
发布时间: 2025-09-11T17:28:08
豆瓣有个“丧心病狂攒钱小组”,据说组员为了攒钱丧心病狂。
传送门:
https://www.douban.com/group/save_money/
我去围观了一波,觉得有个农村妹子从零到百万的超长线记录贴不错。
搬运过来,分享给你们。
0
背景介绍
帖主农村出身,扶弟魔,目前在三四线,工作性质和事业编差不多,稳定清闲,每天喝茶摸鱼,非公务员。
父母外出打工做小生意,常年入不敷出,
公婆条件略好,给孩子准备了学区房,供孩子读书。
老公年薪18万。
以下是攒钱5阶段。
1
2011~2015年
初入职场,工资2.5~2.8k,年终奖12~14k,公积金每月1.1k。
吃住在婆家不花钱,刚毕业疯狂买衣服化妆品,都是很便宜质量不好的。
累计攒下15w。
2
2015~2018年
工资3.5~4k,年终奖15~20k,公积金每月1.2k。
投资一套房,总价18w,首付和装修5w,月供0.9k,每月收租1.1k。
吃住在婆家不花钱,极简生活。
累计攒下25w,公积金9w,房产一套。
3
2018~2019年
工资4.6~5k,年终奖20k,公积金每月1.3k。
35w卖掉第一套房,贷款买第二套,总价61w,首付20w,每月收租1.5k。
老公每月给0.8k小红包。
吃在食堂住在婆家,日用品要么单位发,要么用医保卡在药店买。
每年化妆品0.5k,闺蜜下午茶1.5k。
累计攒下44w,房产一套。
总资产100万。
4
2019~2020年
工资不变,奖金30k。
卖掉第二套房,小赚,32w买第三套小公寓,月租抵月供。
老公每月给0.8k小红包,公婆过年给几万块大红包。
净资产100w,房产一套。
私教水光针热玛吉安排上,开户炒股见证牛市。
5
2020~2022年
工资6k,奖金50k。
卖掉第三套小公寓,亏钱出局。
股票惨烈。
家庭发生很多事,财务发生重大变化,停更。
6
丧心病狂
天崩开局。
励志奋斗。
嫁个好人。
人生第一个一百万。
消费升级。
重大变故。
停更。
。。。
以上就是一位普通人丧心病狂的攒钱十年。
怎么说呢,就感觉这个故事特别真实。
7
市场点评
1)路边社又传小作文,商行和政策性银行可能发放贷款,偿还地方拖欠的企业债务,规模数万亿,A股遂大涨。
2)美国政坛再现枪击案,手握真理的剧情就是刺激。
3)卫健委: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比2020年提高1.1岁。
预期寿命是养老的锚,预期寿命上涨,意味着你要工作更多年、缴更多年养老金才能退休。
4)明年开始恢复征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税率5%。
5)甲骨文凭借至2030年的乐观预期,单日暴涨36%冲上全球资本市场头条,以一己之力把市场资金拉回科技主线。今天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单日飙涨近6%,在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下,设备、制造等环节迎来明确成长机遇。
另一方面,AI需求强劲增长带动全球半导体行业持续高景气。据SIA数据,2025年1-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0.4%。WSTS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2026年有望增至7607亿美元。AI已成为推动半导体产业扩张的核心动力。
看看持仓,
561980的TOP10中有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科创三巨头,不miss科创板的任何可能的行情,再加上设备本身重组和扩产预期的北方华创和中微公司。整个ETF是把握硬科技主线非常好的利器。
5. N多人冲创新药了,我就不参与了~
作者: 望京博格投基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4_NHKkC2b2u7wG8v42F6YA
发布时间: 2025-09-11T10:20:45
望京博格投基
- N多人冲创新药了,我就不参与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 ,
轻触阅读原文
望京博格投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 分析
__
![跳转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可打开此内容,
使用完整服务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听过
文章评论